第23部分(第1/4 页)
大家记得吗?我在上一回最后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说在书里面,咱们先说小说,秦可卿这个事情暴露了,是有人告密;那么,这个告密者是谁呢?谁把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告诉了皇帝呢?记得吧?我上次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我说这个问题,我现在不绕很多的弯子,我也可以很明快地告诉你,你读完《红楼梦》,读完秦可卿之死,很快就会读到另外一个人的升腾,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贾元春!
十三回秦可卿死了,对不对?十四回、十五回基本都是写秦可卿的丧事,到第十六回就写了一件跟丧事反差很大的喜事。什么喜事?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因此从小说里面内在的情节逻辑来看的话,向皇帝告密秦可卿真实身份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贾元春。实际上,你现在仔细想一想,贾家的命运,贾家如果比喻说,一只鸟的鸟身子的话,他们家的命运就是两只翅膀的扇动,决定家族的提升和陨落。贾家一方面他们藏匿、收养了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骨血,一个女儿,这就是秦可卿。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从小说来看,你能明白,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虽然“坏了事”,但是“坏了事”并不等于说,这支力量就彻底地毁灭掉了,它还存在,他们还可能从“坏了事”的状态转化为“好了事”。所以从小说来看的话,宁国府隐藏了这样一个人物,把她一直作为贾蓉的媳妇,把她调理成一个气象万千的一个女性,就是在进行政治投资。这是往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个政治力量这边来投资。
在上几讲里边,我已经给大家讲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原型,应该就是康熙朝,被两立两废的太子,应该就是这个人,这个人你注意,他虽然被两立又被两废了,但是在康熙朝,这个人并没有死去,这个人是在雍正二年才去世的。而且到了晚年,大家觉得,康熙皇帝的脾气也变得有点反复无常,他既然可以把他废了又立,立了又废,有没有可能就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又把他再立起来呢?因为这是他的亲骨肉,他从小把他培养成一个太子,是不是啊?所以像生活当中的一些官僚集团的人,都有这种揣测。那么化为小说里面的贾家以后,你也能理解,是不是?虽然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但是他的那些残余势力仍然存在,像冯紫英什么的都是,小说里面这些人物都是属于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派的。所以贾家觉得,可以通过收养、藏匿秦可卿,进行这边的政治投资,一旦如果政局发生变化,义忠亲王老千岁本人,或者他的这个儿子就是弘皙,嫡皇孙,在新的政治局面下成了皇帝,那么贾家就立头功了。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人家最难办的时候,你能做出这种事情来,新的皇帝肯定要褒奖他。
我在上几讲里面已经大体上提到了——你现在应该懂得这一点,就为什么“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会把秦可卿这样一个女儿寄顿到贾家呢?就是因为在生活真实当中,太子一废的时候,可能他还没有什么思想准备,我就不重复了,我前几讲讲过这个内容了;但是在二废之前,这个人会不会有思想准备?他经历过一次了啊!他有思想准备。他的家属一大群人——他除了他本身的正室以外,他有很多个小老婆,他的正室给他生了孩子,他的小老婆也给他生了孩子,太子也是子女满堂的。那么,还有伺候他们的很多人,是不是啊?而且在前几讲已经讲过了,那就不是小说了——是史料记载,就有一个叫得麟的人,他发现太子又不行了,又要被废掉了,废掉了就要被圈禁起来啊,谁愿意被圈起来啊?就算是对太子的生活供应标准还不太降低的话,没有自由啊——他没有自由了,所有的那些人,包括伺候他的人都没有自由了。所以,一个叫得麟的人就是诈死,把自己装做死人,想办法让人把他运出去,逃出去,有一个官僚就把他给收养了。最后是被人揭发了,被发现了,得麟处死了,藏匿他的这个官僚被整治了。
我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能理解在第二次大风暴要来的时候,很可能这个时候,太子的一个妻妾就要临盆了,这时就是他就想,我生出的孩子,风声传来了,又要被废了,又要被圈起来了,为什么让她从一个婴儿起就做囚徒呢?想办法通过各种关系,“偷渡”出宫里面,“偷渡”出来,或者是谎称是养生堂的孩子,或者谎称是被一个小官僚收养,或者就直接地干脆藏匿到曹家,由曹家造出一些谣言,把她保护起来,养起来。所以无论是生活当中也好,还是小说当中也好,你就都应该能够理解,一家人之所以能够去藏匿、收留,暂时政治上失利的这一派政治力量的一个骨肉。所以你看,贾家有只翅膀就是这么扇动,他就需要通过这方面政治投资,给自己今后家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