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江渝对他们说道,“只要我们做好这一方面,下面也就不会寒心,就能安心打仗。”
众人听了不由点头。
“弹药我们打掉了两个亿,食品、药品、运输方面我们花掉了三千万,另外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我们起码花掉了近三亿元。”
“算是小打小闹了。”江渝感慨道,虽然花掉了三亿,但这些弹药之类的东西都是华东集团提供的,按照市场价折算,因此华东集团还是有赚钱的,成本估计在两亿左右,但是如果不打仗这些劳动力可以进行生产,华东集团也能生产其他的商品,因此实际上的花费是过四个亿的。
这就是战争巨大消耗。
当然如果是全面战争时期,账不是这么算的,那时候等于是全民战争,每个人都要出力,那时候不需要什么工资,粮食、生活物资也按人头供给,等于也没有什么财政问题,有多少国力打多少国力。
以现在中国来说,也无法组织全民战争,一旦战争爆,四亿人真正能参与到战争当中的可能连四分之一都很勉强,这就是农业国家在现代战争当中的缺陷。
回师的复兴军在沿途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每到一地,都有士绅组织百姓前来犒军。
百姓们夹道欢迎,热情的往士兵们手上塞各种吃的和礼物。
此战让复兴军彻底出了名,当然现在不叫复兴军了,而叫国防军。江渝也开始向半军阀化转变。
即向zhong ;yang靠拢,一切也逐渐按照规章来走,开始融入北洋zhèng ;fǔ的体系当中。
很多年轻人也都想要加入此时的国防军,希望如同那些国防军士兵一样,穿上威武的军装,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不仅是因为打了胜仗,也因为此时国防军士兵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有关。
国防军士兵没有衣食方面的烦恼,只要安心训练和打仗就行了。而且随着此次对俄战争胜利后,国防军的士兵谈婚事很容易,甚至是找女孩子都可以‘挑选’了。
另外技工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可技工等级的提升,伴随而来的是收入的增加,技工的生活比较规律、稳定。
华东各省的年轻人,不是跑去参军就是去当技工。
现在大部分的生产都要技工,连农业生产都只需会开农机就行了。而那些能吃苦的技工,则被派到德国去学习,被派遣到德国的技工学徒数量是越来越多。
好歹也算是留洋啊!
当然技工留洋不算什么资本,一切还是和国内的技工一样,按等级考核说话,你要是能成八级的顶尖技工,一个月收入个三四百块银元是轻轻松松。目前中国的八级技工还没有一个。
学得最好的,目前还只是七级技工。
所以此时华东集团的工业产品,很多时候显得略微粗糙一些。
大军很快坐着回车回师华东,江渝则是坐汽车回去的。他怕做火车,万一像张作霖那样被炸死怎么办?
要知道江渝现在rì本人已经是盯上江渝了,间谍就到处都是,说不定哪天就朝他扔炸弹什么的,所以江渝出行时都比较小心,坐汽车最好了。
江渝乘坐的汽车是专门加厚了的,勉强能够防弹。加上他是习武之人,枪械对他的威胁比较小,刺杀时能感应到杀机,能提前闪躲,就怕炸弹之类的。
回到淮安后,江渝简单的搞了一个庆功会,随即开始仔细查看这几个月的各方面展情况。
赵海洲、周子跃、陈光甫等人也赶到淮安向江渝汇报情况。
“这次夏收成果如何?”江渝还是比较关心农业问题,对赵海洲问起夏收的情况,此时江南第一季水稻已经成熟收割了,而冬小麦早就成熟了。
赵海洲微笑道;“大帅,这次夏收华东各省几乎都丰收了,经过这么多的农业投入,今年受灾的不是很多,只有安徽地区的受灾情况多一些。由于大规模使用了化肥,粮食平均亩产提高了4o%,另外酒店酿酒被取缔,酒水也变成专卖,喝酒的人少了,所以粮食供应非常充足。”
“丰收了就好,继续抓好秋收准备。”江渝交代道,心里很是欣慰,那么多钱砸下去,起码要点效果是吧!
“最重要的是,农业上丰收的同时,农业生产所投入的劳动力减少了3o%,这主要是小型农机大规模普及的结果,而大型农机我们还未普及,等大型农机普及后,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投入预计可以减少9o%以上。”
“现在我们已经的产业已经开始疯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