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页)
符强被吴登对那个伏波将军一会褒一会贬的态度弄得几乎神经衰弱,被他催了几句后,脱口说自己还认识户部尚书赵世卿。
吴登听了赵世卿三个字,立即收小了声音。喋喋不休地唠叨赵世卿怎么怎么胆小,属下的那些部员书办们连垛积、库容和仓储出入都不会算,还窝得跟老鼠似的,不敢把他们革职赶走。又是他怎么怎么小气,自己辛辛苦苦帮他干了那么多活,连工费银子都不敢给自己多报一些。
吴湜在边上扯了吴登半天的衣袖,才引起他的注意。他往吴湜满是埋怨神情的脸上看了一眼后,立即说符强既然是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有教育和督导的义务,骂符强两句那都是为了他好。要不然像这种不学无术的家伙,不要说只是认识区区一个赵世卿,就是有万历皇帝罩着,也不要想在两榜里混个出身。
接着吴登又没好气地向符强说,自己束修的俸敬涨了。现在是只于日间承训者,每日上银二两。寄宿日夜承训者,每日上银四两。
吴湜很不满地对他爹说,符强可是她的恩人,怎么能把他当来求学的普通学生看?吴登诧异地看了她两眼,又看了符强一眼,好像领悟了什么。讪讪地改口说家里日用并不宽裕,他只是想让符强一个月交二两伙食银子,刚才是说话太快,一时表错意了。
吴湜说符强是自己恩人,就算寄宿在这里,也不该收人家的钱,何况是每月二两银子?
符强赶紧掏出那块二十多两的半块银锭递给吴湜,说自己准备寄宿在这里,自己实在没有白吃白住的习惯。他知道自己新拜的这位老师虽然脾气不怎么好,性格也有些古怪,但是在天文历法和数学的水平上,在这个时代里,不管是从东方还是西方来说,都绝对是顶尖的水平。虽然符强现在还拿不定主意敢不敢告诉吴登自己的身份,但是他知道等到正式外放台湾的时候,吴登一定可以派上大用场。而且看上去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太好,自己不支持一下就太说不过去了。
吴湜吓了一跳,说就算住到会考,也才两个月时间。家里只是添一个人吃饭,一两银子都太多了。吴登在边上一把抢了过去,说小孩子带着这么多银子到处晃荡实在危险,就先让他这个老师收着保管好了。
吴登的夫人齐氏回来后,符强和这位师母见了礼。齐氏听说符强还没有生员的服装,立即就给他量了身材,裁剪了料子,准备给他做两套衣服。
吴登问符强,现在住在那里,要不要他帮忙一起去搬东西?符强想想自己还有一匹马带着,那边行李又有鳞甲,那个宗正又知道自己身份,如果吴登一起过去,马上就穿帮了。赶紧胡诌说赵世卿安排他暂时借住在宗学,自己现在就回去跟人家说一声,把东西搬来这里同住。东西不多,自己一个人就行。
符强路上买了两只大藤箱,拎了一些酒菜。回到宗学孝敬给宗正后,说自己想搬出去住,让他通融一下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九节 师傅牢骚(中)
听符强说要搬出去住,宗正脸上有些犹豫。说搬出去住不要紧,最好是留下个地址和几分银子,到时候如果督学还是什么的有提阅检视,他好雇人去通知消息。
符强说银子没有问题,而且自己还准备把马匹留在这里,最好是能再帮忙找个小厮喂养。
宗学立即说不用找什么小厮,这个喂马的事就由他兼了,只要把草料钱给他就行。然后他翻着眼睛嘴里念叨着数了一会,说估计连草料带工费、杂费,两个月三两银子就够。
符强知道他虚算了很多,可是既然有求于人,也不好再讨价还价,只好数了三两银子连着地址一起给他。交代他如果派人去叫自己,只要说找方公子就行,其他的不要多说。
宗正摆出会意地神情让他放心,说自己以前派出去找人的小厮从来都是守口如瓶,根本不会多嘴说是人家家里的夫人还是小妾派去找的。
鳞甲、武器和银子、衣物等装了沉沉的两箱。符强拎着箱子走进吴家院门时,吴登伸手过来帮衬,没想到刚好拎到装着鳞甲和武器的哪一箱,手上猛地一坠,差点连人都闪到地上。他圆瞪两眼狠狠地看着符强,斥责他心思不肯放在读书上,平白要拿了这么多的银子去送人,简直就是糟蹋祖宗财产。
酒席上吴登又问符强,父母是辽东商贾还是土豪,怎么跟赵世卿认识的?符强编撰说原先家里有些田地宅子。父母刚刚亡故不久,亡故前变卖了家产给自己捐了功名,让自己到京里来找赵世卿帮忙求学。他们怎么认识的不知道,只交代说,如果找到好的老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