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刊抄里特别说到关税对朝廷和民众的利益。关税十税其二,五两银子的交易就能有一两银子的税收,商人多交一份关税,不单是为朝廷带来了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北塞和辽东的饷增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朝廷也能有有更多的财政盈余用来哺持民生。因此当前要务就是,彻底罢除矿税监,由商人自己选择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各地牙行。彻底开放海禁,任由商人与海外自由贸易。如果不这样做,本来就已经处在天崩地裂边缘的社会环境就会彻底恶化,皇帝也最终会和桀纣之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符强突然明白过来自己手上的是什么东西。这张所谓的刊抄,分明就是是明朝的民间报纸!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外贼内鬼
符强看完刊抄,心里实在是难以置信。他本来还异想天地开以为古人消息闭塞、脑筋死板,自己到了这个时代,发明个报纸什么的八成能发大财,没想到人家居然已经早就有了。虽然说这些内容还局限在时政和学问上,没有往娱乐和商业广告上延伸,但最少它已经拥有报纸的本质属性了。
幸好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古人打击自信,从三姓堡的火箭、飞鸦开始,到入关之后知道各城市里的煤烟尘来历,已经在这方面有过好些被古人震撼的心理经历了。震撼完了之后,也就是慨叹而已。
“叹什么气?进去了。”牵着符强的熊瑚,扑闪着两只眼睛看着他说。
符强抬头一看,已经到了一家成衣店的门口。正要迈步进去时,里边一个衣着光鲜,中等身材的黑瘦汉子,带着一个长相清秀的长随迎面走了出来。那个长随看了他一眼就把头低下,跟着黑瘦汉子快步离去。符强觉得这俩人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在哪见过,正想多看两眼,熊瑚把他拉了进去。
衣服的价钱让符强吓了一跳。一套做工精细的绸缎高档服装,连帽子带皮靴一起,要六七两银子。三姓堡的工匠们辛苦打造的火绳铳一把才卖二两多银子,可是这衣服准备个两套就要穿去六把火绳铳的收入,符强心里那里舍得?
他执意不肯买绸缎衣服,就选了两套棉布衣服了事。京城里米珠薪桂,就是这两套衣装,也还是花了一两多银子,让他心疼了半天。
回家时路过一个街口,符强看见街哪边人头攒动,好像很多人在那围观什么,就问熊瑚那是怎么回事。熊瑚说那里是天主教堂,耶稣会的教士在传教,宣武门边还有一个南堂,也和这里一样热闹。教堂里的人时常赈济粮食和衣物给穷人,所以贫民和闲人每逢发放的时候都会云集在哪。接着她又说那些教士扶危解困,都是菩萨心肠的人物,现在刚好有些时间,不如一起过去看看。
虽然后世东北的教堂不少,可除了那次乐捐过一块钱外,符强还都没去过。符方堡发现地窖里的金银以后,他对教会什么的简直厌恶到了极点。可是拗不过熊瑚的拉扯,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挤进人群去凑热闹。
教堂外边的人群里贫富混杂,士林商贾和贩夫走卒挤在一起,个个都是满脸虔诚。
教堂门口的站台上,几个教士先是一通祈祷,然后颂扬一阵欧洲天主教国家国民对天主的虔诚信奉,说这些国家和人民都得到了天主的庇佑,所以国泰民实,礼仪称邦。
比如什么西洋欧罗巴州的意大里亚国商辐辏集,繁华富裕,海港每日千帆竞扬。佛朗机宗主国国王笃守天主角教教皇的教谕,得到亚墨利亚洲土人拥戴,自愿日日劳作,所得宝货尽贡国王。所以该国王宫和贵族家院里都是黄金遍地,白银满仓。总之对遵守教皇圣谕的欧罗巴州国家描述极尽美饰,无处不是人间胜地。
而后就是引用圣经里的内容布道,说天主博爱,不论贵贱贤愚,只要信徒能以每年财入的十分之一敬俸教会,人人都能脱离当世罪孽,死后一定升入天国,永受天主圣沐云云。
符强听了一会,头大如斗,告诉熊瑚哪都是假的。意大里亚千帆竞扬或许有,佛朗机的那个什么宗主国国王受亚墨利亚洲土人的拥戴就是放屁,他们正被那些人强行押着去开金矿银矿呢。说完也不管熊瑚愿意不愿意,拉着她就走。
快要挤出人群时,符强又看见了成衣店里遇上的哪两个家伙。黑瘦汉子正带着长随上了一辆马车,向另一辆由穿着皂役服装的马夫赶车的官员打扮的人道别。边上还有一辆车像是在等着那个黑瘦汉子,里边一个长方脸庞、穿着褐色团花缎衫的中年人正探出身子陪着笑脸。
他猛然想起,哪个长相清秀的长随就是黑风山打完战后,被自己吓得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