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可惜自古阋墙者多矣,都考虑不到这个问题。
袁谭袁尚这样短视之人,能打赢了才是怪事。
曹操大局发兵,讨伐袁尚。先于黎阳大破袁熙之军,又于邺城攻破审配守军。
攻打邺城时,河北名士辛毗也在队伍之中。辛毗之兄辛评是袁尚手下谋士,辛毗一家八十余口都在城中,被守城的审配一一拖出来,叫来一群刽子手,在城头上就砍了个干净。
血漫城墙,头颅被扔到城下,堆叠成山,让人不忍卒睹。
辛毗当场见证了这一幕,滚落马下,哭得声嘶力竭。
这种惨烈的场景,纵使见过再多,仍是无法习惯,荀攸觉得胃里又开始翻腾,很久都没有这等反胃的感觉了,这对他来说究竟是终于习惯了杀戮而值得庆幸,还是终于变得麻木而值得悲哀?
还是不要分得那么清楚比较好,免得想到自己就是这杀戮的刽子手之一。人适当地阿Q一下,有助于减压。
顺便说,在攻破邺城之后,荀攸见到了那位骂了曹操祖宗三代的陈琳同志。当时曹操正板着脸问他:“你所作檄文,骂我一人也就罢了,为何辱及我祖我父?”
陈琳很淡定地顶了曹操一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得不承认陈琳既有气节,又有风度,还很圆滑,懂得什么叫不卑不亢。他的答话,让曹操瞬间满意而释然了。
于是荀攸看着曹操上一刻还在对人家瞪眼睛,下一刻就和人家谈起诗词歌赋,还拊掌大笑拍案称赞……抽了抽嘴角,决定自己该干啥还干啥去。
时间到了冬季。
曹军接连大胜,连续攻克袁尚几座重镇。袁尚被打得落荒而逃,还遭到袁谭的阻击,损失惨重,只得去投奔他的二哥袁熙。
而袁谭见袁尚被破,又起了自己夺得河北的心思,反叛曹操,引军前往南皮。
曹操早知道他三心二意,正好借机指责他背信弃义,发兵攻打南皮。
荀攸最近很忙,非常忙,因为郭嘉没有出战,郭嘉的任务就成了他的任务。行军部署,分析情报,乃至于调查民情、安抚俘虏、收纳人才等等事务,都落在了他的头上。
白天行军,随曹操出阵,晚上还要做分析和整理情报的工作。虽然他知道历史的大势所趋,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如果他这个当军师的不干活,胜仗也能被他打成败仗。
再者,荀攸也是借着忙工作的由头,克制着不要和曹操交往太密。
人言可畏啊。
可惜恋爱中的人,心思是难以管束的,纵使想要一心扑在工作上,但与曹操朝夕见面,也难免会有神思不属的时候。
比如现在,荀攸一边指点着地图说着话,一边就觉得曹操正在背后盯着他。那纯是直觉,他觉得曹操没听进去他说了什么,而是在转别的心思。
“所以要把这一支军队吃掉……”
“恩?如何吃掉?”曹操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似乎要吃掉的不是敌人,而是他。
“丞相!”荀攸提高了一点声音,想让他回归正题,可是顿了顿,想……刚才说到哪里来着?
还没把断了线的思绪接起来,就感觉一双手从后面揽住了他的腰,接着感到温热的气息从后背靠来,曹操把下巴搁在了他的肩上。
虽然有过很多次肌肤相亲了,这种时候还是难免紧张,轻声道:“丞相,小心被人看见。”
“每次都是这句话,你不嫌厌烦?”曹操的嘴唇擦过他的鬓发,一路向下,在脖颈处印上一个亲吻。
“公达,我们很久没有一起过夜了。”
“丞相,人言可畏。”
“你担心那些侍从?他们不敢说出去。”曹操顿了顿,又冷笑一声,“就算说出去又能怎样?”
“……唔,的确是不能怎样。”
荀攸叹了口气。曹操其实是个不大在乎名声的人,他老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述志令》,把自己的那点家底抖搂了个干净,而且还是公开发行的,全国上下无论老百姓还是士大夫,无论朋友还是敌人,谁都可以看。而且那篇文章写得非常坦率实在,不给自己歌功颂德,也不说场面话,大有老子就这样你能奈我何的味道。
那事就算搁在两千年后也是了不起的,有几个国家领导人敢在位的时候就出一本书叫《我的一生》?
还记得当年读三国演义,觉得罗贯中那些打油诗向来写得不咋地,惟独给曹操盖棺定论有一句诗,写得精妙绝伦,乃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