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是真的吗?”
萧景琰一口饭噎住,哭笑不得道:“你觉得呢?”
霓凰胸有成竹道:“我觉得,不像你会做的事。”
萧景琰看她一眼,悠悠道:“亏的你能觉得。”
霓凰手肘担在桌子上,身子前倾,道:“不过靖王哥哥,你们真的把豫津绑在树上了吗?”
萧景琰扶了扶额,更正道:“不是 ‘我们’,是小殊。”
霓凰好奇道:“豫津干了什么,林殊哥哥这么气他!”
萧景琰喝了口汤,道:“那你得去问小殊了。”
“可是,分明是林殊哥哥干的,你干嘛帮他背黑锅?听说连太皇太后都训你了。”
萧景琰夹菜的频率不变,道:“小殊教景睿他们狩猎是接了林帅的军令的,豫津这一告状,回去自然会传到林帅耳朵里,只怕他的军棍是免不了了。”
一听军棍,将门出身的霓凰也面露惧色。萧景琰继续道:“我绑了的话就是个意外事件,骂两句也就算了。”
萧景琰自觉的讲的轻描淡写,必定会引起面前少女的同情,但没有想到的是,穆霓凰听完先是一脸惋惜,道:“我就说你们那天跟我说景睿豫津都回去了就很奇怪……”继而竟然笑起来,道:“怎么办,我想到豫津被绑在树上就觉得好好玩!林殊哥哥怎么有这样的鬼点子的?”
好玩?
萧景琰握着筷子的手忍不住一抖:面前这个小女娃竟然是个比林殊还要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苍天啊,他以后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啊……
轻咳了一声,萧景琰岔开话题道:“霓凰,你这次会在金陵呆多久?”
红衣少女手撑着下巴,道:“算起来我跟我爹上金陵来也已经半个多月了,昨天听我爹说,狩猎结束回到京城差不多就该启程回云南了。”
听她语气有些不舍的黯然,萧景琰忙道:“没关系,你想过来的时候就写信来,我和小殊都会帮你去跟太奶奶说的。”
霓凰也笑了,伸手跟他击掌,道:”好!一言为定!”
正说着,只听从前院传来林殊嘹亮的喊声,道:“景琰!景琰!”
萧景琰刚放下筷子,霓凰便已经跳起身,步履轻捷地跑出了门。
清晨的九安山,林鸟啁啾,朝霞朦胧晕染。
见她去迎林殊,萧景琰反而安闲下来。
他看看窗边,素白瓷瓶里安置着霓凰方才采来的山花,香气脉脉,悠然散开。
萧景琰复又拿起筷子,想着要在那两个小祖宗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之前先把早饭吃完。
吾妹霓凰,展信安:
赤焰军已由梅岭班师回京,吾亦率赤羽营将士押后返京。倒头大睡两日后,今日终能安稳提笔回信于汝。
战事紧张,故距上次回信于汝已是两月有余。汝每每来信,必询吾之安好与否,又询两军之战况,吾知汝或担忧,望汝万万勿要着恼。此次与大渝一战,可谓酣畅淋漓,虽未能折其皇属大军主力,但赤羽营将士破敌诱深之诡计,由侧翼攻其不备,赤焰先锋大军随后来援,敌军尽溃,故夺得两处险要据点于我大梁战旗之下。兄以为,虽言大胜亦不为过。
金陵一别已八月有余,京中一切安好,只独独不见汝之笑靥,令兄怅惘。豫津景睿亦常言于吾:霓凰姐姐何日复来?念汝之情切切。
如今已入十一月,汝曾言于吾:闻京中冬日雪景甚佳,只憾无缘一见。兄有意相求于□□母,邀穆王府阖府赴京共度年关佳节,如此,既可圆汝观雪之愿,亦可解豫津景睿于汝之思念,不知汝意下何如?望吾妹来信示知。
天气日寒,望汝多多保重,方能稍安吾心。
兄林殊
开文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丙寅
穆霓凰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绯红色小夹袄坐在内室的一张软榻上,手边棕红色的漆木信匣子开着,匣盖上堆雕着大朵的海棠花。
她手里捧着一封信,慢慢读着,似是想把每一个字都读进心底。然而,读着读着,一时觉得有些迷惘,一时自己又莫名笑了。
穆深打起门帘走进来,见状,停住步子轻咳了一声。
霓凰抬眼瞥到父亲进来,忙忙折起手里的信,又收起散在榻上的另外几封,而后站起身来,规矩福身道:“爹!”
穆深摆摆手,示意她坐下,自己则坐在榻上矮桌的另一侧,道:“东西都收拾的怎么样了?”
霓凰悄悄把信匣子往身后推了推,一面笑道:“都停当了,明天一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