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勉的份上,便暂记下,下次再择自己适合之曲乐多加习练。”
苏若尘听到这里,不由揉了揉自己的手指,只觉得指尖都有些发颤了,这样的都要打,她能说自己表演炒菜,表演针炙嘛?
苏若尘侧眼看着,单沫沫一双笼在长袖里的手却隐隐捏起了小拳头。却还是垂下手应了一句,说道:“夫人教导的是。”
大夫人又摆摆手示意单沫沫坐下,然后说道:“静儿。你可还是在习字。”
这时候徐静儿已自觉出列。她长了张鹅蛋脸,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眨出一脸机灵。她大声说道:“是啦,我又学不会姐姐们的那些本事。”言罢娇憨的一笑。
大夫人居然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候已有仆从抬来一张矮桌,放好笔墨纸砚。徐静儿凝神想了一会儿,突然左右开弓笔走龙蛇地写下一副对联,一气呵成,瞧了瞧才放下笔,干脆地说道:“请夫人指正。”只是那墨迹一不留意已沾在她的飞袖上,大夫人不由皱眉摇头道:“你个孩子,以后写字之前先拢好衣袖才是,这样成什么样子。”显然极是宠爱。
徐静儿蛮不在乎的一笑,又缩到了后面。
苏若尘看到纸上墨迹淋漓酣畅,好一手字!左右不分轩轾,看着她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年纪,便又有此技艺,想来肯定是发了狠练习的,不由汗颜不已。大夫人让人取过字仔细看了半天,又让人递与坐在她下首的莫先生,两人一起互视一笑,然后大夫人说道:“静儿这手字的确大有进步,年龄小笔力还有所不足,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这一番夸奖听得静儿眉开眼笑,模样娇憨可爱至极。苏若尘瞧在眼里只觉得可爱,也跟着笑了起来,却在这时候,那大夫人已开口说道:“尘儿,你母亲当年名冠一时,想必家学渊源,你也有所承教,不知道你有什么技艺呢。”
苏若尘立时一闭眼,暗叹了一口气道:“完了,完了。”
南山卷 073 再见崔家小姐
073 再见崔家小姐
苏若尘看着大家都望着自己。脑子不由急转,想来想去只能背背还记得的古诗词,就怕是这些人熟悉了的。大夫人不由又催促道:“尘儿?”
苏若尘心一横,就背诗,反正现在才是唐朝,大不了唐朝以后的版权都归自己好啦,虽说有点点无耻,但这一下确实也想不出来什么法子啦。便抬起头轻声说:“喜欢诗词,能诵一首给大家听。”
大夫人立时笑道:“好,好,居然会吟诗,念来听听。”言罢又瞧了一眼莫先生说道:“先生是此道大家,可要好生指正一二。”
苏若尘心里转转的想着,这些古诗词多半不应景,思来想去,最终想起一首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言罢便赶紧说道:“这是若尘前些日子看着冬去春来,偶感所做。”
只说话音方落,苏若尘的脸上也不自由主的有些发烧了,要知道她这样红果果的抄了前人遗作。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的。
大夫人品了品却是说道:“诗作还是不错的,只是这屠苏又为何意。”
呃,苏若尘仔细想了想,隐约记得,这是宋朝的一种旧俗,便是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相传此酒为华陀所创,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看来这时候还是唐初,只怕还没有流行,只得掩色说道:“这是乡中旧俗,屠苏为一种药酒,饮了可以防瘟疫,想来是长安不太流行。”
“哦。”大夫人应了一声,心里想到苏氏的师承,也无所疑,便点点头说道:“呤诗做对也算是风雅之事,只是琴棋书画之道,都要有些能引以为长之处才是。”说完莫先生又继续说道:“你们好生学习,过几日便是平阳公主的寿旦,夫人受邀去参加宴会,你们且好好学习。夫人会从中择选两人陪伴她一同去参加宴会。”
“静儿就不去了。”徐静儿抢先应了一句,然后发现众人都瞧着她,这才吐了一下舌头说道:“大姐说柴哲威不是好人,我不去他家的宴会。”徐静儿奶生奶气的说道,立时大夫人就不悦的皱眉道:“胡说,平阳公主是巾帼英雄,若非先夫也是军中豪杰,只怕我这个未亡人也得不到邀请。”
平阳公主,巾帼英雄?苏若尘突然想起,史书记载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曾经追随她的父兄一起东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