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2/4 页)
”
不一会儿,拜贴就送到了书桌上。
钱谦益来了精神,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
(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曾听说过,是谁呢?
也许是慕名前来造访的无名晚辈吧,这种人钱谦益接待得不少,如今反正闲居无事,有个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让家人有请来客。
待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
听到脚步声,来客连忙转过身来,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
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有板有眼,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
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
看着看着,钱谦益猛然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是搜索枯肠,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
他也不去打断,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钱谦益热情地请所谓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是要为柳姑娘驱寒消疲。
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究竟是谁呢,竟如此惊动名重一方的钱谦益?
原来,柳姑娘是苏州一代名姬柳如是。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
那是崇帧十一年初冬,供职京师的江左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责,而且免去官职,被迫返回原籍常熟。
那时,他已五十七岁高龄,猝遭巨变,心境黯淡悲凉,一路逶迤南归。
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上荡舟闲游,排遣愁怀,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姬草衣道人家中。
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门上的常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了草衣道人的客厅里。钱谦益无意中发现那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
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领神会,凑过来微笑道:“明日何不请柳姑娘来一同游湖?”
钱谦益自然是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
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藏着锦绣诗情,真令人感叹。
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是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
那活泼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
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个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他。
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一分额外的惊喜。一番寒暄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
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
为着感谢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楼,并且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
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便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
她是一个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