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2/4 页)
杜妈妈的笑容,也随着天天变少,不再有好茶好饭,送到杜十娘的房里。
这对小情人知道形势窘迫,却又无计可施。李甲整天缩在房里哀声叹气,杜十娘对他的热情,倒是没有一丝儿减退,每天里还不断地给他鼓励,劝他想办法筹措资金。
最终,杜妈妈不能再容忍李甲的白吃白住了,站在杜十娘的门外,扯开喉咙嚷道:“我们花楼人家,吃穿全靠着客人,前门送旧,后门迎新,门庭才有生气。既然没有钱,就该知道让贤!占着我们家的摇钱树,别的客人都上不了门,分明接了个钟馗,小鬼不敢上门了!”
杜妈妈话中夹枪带棒,杜十娘听了忍耐不住,打开门,冲她辨白道:“李公子当初也不是空手上门来的,进进出出曾是花过大钱哩!”
杜妈妈见干女儿这么说,嘴一撇,没好气地顶回去:“彼一时,此一时,老娘也曾好饭好酒侍候过他,银子都花完了。别人家养着女儿,都是摇钱树,日日有进财;偏我家晦气,养了个退财白虎星,不但挣不了钱,却让老娘倒贴着给你白白养着穷汉,老娘的钱从何处来?!!”
念叨一阵后,她歇了口气,好像还觉得不过瘾,又接着挖苦道:“你偏心那穷汉也罢,有本事就让他拿出几两银子给我,让你跟了他去,我也好讨别的姑娘来过生活……”
没想到这句话,正好让杜十娘抓到了希望,追问道:“妈妈,这话是真是假?!”
杜妈妈深知李甲的底细,连衣衫也典当尽了,料他也没处找钱,便逞强道:“老娘从不说谎,当真呢!”杜十娘接着问:“妈妈,你要他多少银子?”
杜妈妈冷笑道:“若是别人,我定要个三千、五千两!可怜这穷汉出不起,只要他三百两,给我好去讨一个粉头来替代你。不过有个条件:必须是三日内办妥,一手交银,一手交人!若三日没结果,老娘不管他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他个光棍出去,到时候可莫怪老娘无情!”
杜十娘料想李甲筹银不易,便求情道:“李公子身边无钱,措办得花些时间,三日太少,宽限他十日才好。”
杜妈妈知道李甲在京城里已断了外援,赤手空拳,给他一百天也枉然,就顺势做个人情,答应道:“看你面子,便宽到十日吧。”
杜十娘与妈妈的一段对话,李甲在房里也听得清清楚楚。
他暗自高兴,心想:(这杜妈妈还算心软,只要我三百两银子;虽然现在身无分文,区区三百两纹银,想想办法,料想还是不难置办的。)
杜十娘回房后,两人又合计了一番,想到十天后,两人便可双双对对地远走高飞,不由得高兴地抱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李甲兴致勃勃地出门,来到三亲四友门上,假装说是要起身归乡,想借些盘缠。
这些亲友要拿出个百儿八十两银子来,其实并不难,可李甲这段时间沉迷于青楼,在亲友中早已坏了名声;他父亲也曾写信来,反复交待了不可借钱与他。
虽说他讲是要作返乡的盘缠,可谁知道他是不是会往那姬院里送呢?
于是都婉言回绝道:”近日手头正紧,拿不出这么些银子来,惭愧!惭愧!”
李甲转悠了几天,竟是个个如此,弄得脸面丢尽,也没借到一文钱。
李甲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杜十娘大为不忍,夜里悄悄地对他道:“郎君果然借不到银两么?倒是妾所垫的被褥里,还藏有碎银一百五十两,是妾平日里积攒的私蓄,郎君可拿去用上。只是此外的一百五十两,妾便无能为力,还得靠郎君努力了。”
见杜十娘竟将平日里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积蓄,都交托出来,李甲大为感动。有了一半的银两,他心里又有了一些希望。
第二天,他回到太学院,把情况尽数告诉同窗柳遇春。
柳遇春拍案而起,夸赞道:“此女真是个有心人啊!真心可鉴,不可相负,让我来帮你一把。”
他回头检视自己箱中的银两,却毕竟是游学在外,财资不多,倾其所有,也只找出一百两纹银,交给了李甲,李甲感谢不已。还差五十两,两人又分头去向其他同窗求借。
转了大半天,总算凑足五十两银子,李甲千恩万谢地捧着回挹翠院去了。终于凑足了三百两银子,一对情人笑逐颜开。这时刚好是第九日,他俩稳笃笃地等着第十天到来。
次日,杜十娘一早起来,对李甲道:“此银一交,就要随郎君去了。这里有我昨日在姐妹那里借得的纹银二十两,郎君可拿去备办舟车之类。”
李甲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