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2/4 页)
老婆妒忌,闹了几场,发回姬院。又或是家道凋零,养她不活,苦守不过,依然出来做姬女。
莘瑶琴一个小小女孩,初次破瓜,羞愧、痛苦不可言说,一心想的就是日后如何从良。
刘四娘这一通理论,听得她似懂非懂,但刘四娘的这样一些话她却记住了:你已经不再是黄花闺女,再哭也没有用,若要择人从良,就得有所接触,才有选择的余地。再说日后从良要过得好一些的话,就得有大把的钱;要积蓄大把的银钱,就得接客。
莘瑶琴不再哭泣,从此有客求见,欣然相接,不久就赢得“花魁”的名头。
于是姬院门前车水马龙,姬院老妈子一再提高价码,仍然是李学士今天约她陪酒,黄衙内约她明日游湖。花魁娘子莘瑶琴如此的气概,烟花巷里屋宇狭隘,实在难容她这位大菩萨,便有齐衙内主动提出,把他在钱塘门外昭庆寺附近的一处花园别庄,借给莘瑶琴居住。
却说清波门外,有个开油店的朱十老,三年前收养了一个从汴京逃难来的小厮名叫秦重。他的父亲把他交给朱十老之后,就不知去向了。
朱十老孤身一人,就把秦重当成亲生儿子,改名朱重,帮着他榨油卖油。时光荏苒,朱重已长大成人,十七岁年纪,一表人才。
朱十老家有个使女,叫做兰花,年已二十开外,存心看上了朱重,几遍地倒下钩子去勾搭他。
谁知朱重是个老实人,偏兰花又龌龊丑陋,自然是看不上她。
那兰花见朱重瞧她不起,就别寻主顾,与朱十老油坊中的伙计邢权勾搭上了。恋奸情热,屡嫌朱重碍眼,于是两人里应外合,故意栽诬挑拨,使朱十老对朱重产生怀疑而将他赶了出去。
无家可归的朱重靠着三两纹银,置办了一副油担,穿街过巷以卖油为生。
为着寻回父亲,他改回本姓,在油桶的一面大写个“秦”字,在另一面更大写“汴梁”二字,大家都喊他“姓秦的卖油郎”。
由于他为人老实,卖的油分外清香,价钱也比别人公道,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
有一天,他到钱塘门外的昭庆寺去卖油,恰好寺中要做九昼夜的功德,就全部买下他的油来,所以一连九天,天天挑油到昭庆寺。到第九天,秦重交付了油,挑着空桶出寺。
这天天气晴明,游人如蚁,秦重难得有今天这样的空闲,便绕湖而行,来到昭庆寺右边,但见桃红柳绿,他便将担子放下,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
只见附近一户人家,金漆篱门,里面朱栏内一丛细竹,正不知堂室如何,只见一个女子从里面出来。秦重定睛觑着,见她体态轻盈,容颜娇丽,呆了半响,身子都酥麻了。
要不是那女子由两个丫头扶着乘桥离去,他还回不过神来。
秦重原是个老实小棺,不知有烟花行径。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绝色美女原来是个姬女,人称“花魁娘子”,来往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物,要十两银子,才能一睹芳泽。
自从见了花魁娘子,秦重天天就惦记着她,觉得世间这样美貌的女子,落在娼家,实在可惜。
他又想,若不落在娼家,我卖油的又怎能见到她?
又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果能和这等美人搂抱着睡一夜,死也甘心!
又想到自己是卖油的出身,既无钱财,又无地位,想和她睡觉,那还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又想到姬院中的老妈子专要钱钞,就是个乞儿,有了银子,她也肯接的;可自己一个做小生意的,哪里突然之间就有十两银子呢?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六十五章 卖油郎独占花魁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秦重千思万想,想出一个计策来。
他自言自语的道:“从明天开始,逐日将本钱扣出,余下的积攒起来;一日积得一分,一年也有三两六钱。只消三年,这事便成了;如果多积得几分,时间就可以更快一些。”
果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就积攒了十六两银子,立即置办了一套体面的袍挂和鞋袜,沐浴薰香,上灯时分,满心兴奋地去会花魁娘子。
由于卖油的关系,姬院里大大小小的仆役和老妈子都认得他,见他突然穿得这样光鲜,听到他要来嫖姬,一齐掩住口笑。那老妈子就说:“你是个老实人,几时动的这风流雅兴?”
秦重立即说:“小可积诚,已非止一日。”
原本以为他只是随便找个女人,等到听说他竟要与花魁娘子相处一宵时,那老妈子勃然变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