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3/4 页)
朝鲜半岛。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刘仁轨,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贝叶灵符,有无上威力妙用,善恶转移之间,大千世界任何事物,哪怕化成劫灰,立可返本归原。
它是形如一片手掌大的翠绿树叶,并无符号字迹在上,只是金光隐隐,祥辉浮泛。只要学会佛家诀印,再以本身真灵主持,便能由心运用。
此时,刘仁轨拿着一把长戟,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刘仁轨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刘仁轨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刘仁轨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吴清浣,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吴清浣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吴清浣,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吴清浣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明朝的王润贞。
这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一个春日,在常山郊外的一座山亭里,正进行着一场奇特的考试。主考官是两位慈眉善目的老伯,应考的则是两位年轻公子,一位叫徐苕郎,一位叫刘汉老。
这次考试不为功名前途,却是为着争娶一位美女。
是哪家的姑娘能有这般殊荣呢?那便是考官之一沈必贵的女儿王润贞。
既然是沈家的女,为何又姓王呢?这里面就有些小曲折了。
王润贞的母亲是有“常山美人”之称的童婉秀,嫁入了书香门第的王家,本是夫妻恩爱和乐,谁知天降横祸,在女儿王润贞两岁时,夫婿便抱病而死,留下孤儿寡母,无所依靠,只好改嫁到沈家做了填房。
后夫沈必贵是个厚道的商人,家境富庶,前妻早逝,膝下无子。续娶童氏后,童氏也未生育,家中便只有一个童氏带来的孩子王润贞。沈必贵把她看成是亲生女儿一样,呵护备至。
母亲是大美人,女儿长成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四岁刚过,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光鲜照人。后父关心女儿,自幼就请高师为王润贞授教,四书五经,诗词音律,般般通晓。
闺有好女千家求,待到王润贞年过及笄,上门提亲的媒人踏破了沈家的门坎。
沈必贵与童氏千斟万酌,最后筛选出两个女婿候选人,一个是徐苕郎,一个是刘汉老。
这两个年轻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各有长短:两人都是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且又都与王润贞同岁。徐苕郎家境清贫,但才名较盛;刘汉老家有万贯,人也算风流倜傥。
掂来掂去,二老不知定哪个为好,征求王润贞的意见,润贞羞答答地说了一句:“还是以才气定度。”后父沈必贵忽然计上心头,于是便设计出这么一场择婿的考试。
正值阳春三月,花开似锦,沈必贵特意在郊外一处山环水绕的清静之地设下酒宴。
为着慎重起见,还专门请了族中一位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老人沈耕云做参谋。徐、刘两位公子接到请帖时,都只以为是沈家已相中自己,特设宴欢叙亲情,心中暗暗欣喜。
待来到山亭中,却发现彼此还有一个情敌在场,很快就明白了这次酒宴的用意所在,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沈耕云先是目测,打量着两个年轻人:徐公子布衣布巾,朴实无华,神情谦和,略带几分腼腆;刘公子锦衣华冠,气宇轩昂,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人。这乍一看,两人难分高低。
下一步就是笔试了,沈耕云沉吟片刻,便说出了四个诗题。
这四个题目很有趣,乃是当地水云寺中挂着的四幅条画的名称,分别是:“惜花春起早”、“爱日夜眠迟”、“掬水日在手”、“弄花香满衣”,恰好与当前的时节相合。
亭中石桌上,沈家家人早已摆好纸笔墨砚,两位公子分别入坐。
剩下两位老人,不想去打扰年轻人寻诗觅句,就悄悄地举杯对饮。刚刚三杯酒下肚,徐公子便轻轻走过来,恭恭敬敬地交上了诗稿。
沈耕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