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4/4 页)
忍”,于是下定决心,非找机会报这个“绿云压顶”的仇不可。
想想容易,做起来却困难多多。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再说师出无名,也难以激励同仇敌忾的心志。
于是,息侯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便可一雪心头之恨。
息侯所设的计谋,是派遣使者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王献计:“蔡国自恃与齐国友好而不服楚国,若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相助。然后息国与楚国合兵攻打蔡国,必然可以生擒蔡侯。既俘虏了蔡侯,不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
楚文王大喜,择吉兴兵,直奔息国而来,息侯假意惊慌失措地求救于邻近的蔡国。
蔡侯果然亲自率领大军来救,安营未定,楚兵与息兵四面包围进攻。蔡侯在黑夜中仓皇突围而出,奔至息城,息侯却紧闭城门不纳。蔡侯走投无路,终于被楚军俘虏。
息侯大事犒劳楚军,蔡侯才知中了息侯“借刀杀人”之计,心中悔恨不已,可惜已悔之晚矣。
蔡侯既对息侯恨之入骨,又对楚国师出无名进攻自己,而出言不逊,在楚营大骂不已。
楚文王大怒,下令烹杀蔡侯,以祭太庙。忠耿大臣鬻拳犯颜直谏,指出:“王方有事于中原,若杀蔡侯,他国皆惧矣!不如释之,而为盟友。”
鬻拳的说法十分正确,倘若烹杀蔡侯,固可使列国震惧,然而震惧之余,为求自保,未尝不可能促成联合抵御楚国的局面。如此这般,楚国北进的计划必然受到莫大的阻碍。
楚文王虽然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蔡侯出言不逊,始终咽不下这口鸟气,仍然坚持烹杀蔡侯。
事情十分危急!鬻拳顾不了君臣仪节,怒容满面地一个箭步,冲到楚文王的座前,左手拉住楚文王的袍袖,右手拔出佩剑,厉声道:“臣当与王俱死,不忍见王之失诸侯也!”
楚文王大惊失色,连声说:“孤从汝!孤从汝!”下令赦了蔡侯。
鬻拳匍伏在地,沉声道:“大王幸听臣言,乃楚国之福,然臣而劫君,罪当万死,请伏斧钺。”
楚文王叹了一口气:“卿忠心贯日月,孤不罪汝!”
鬻拳却说:“大王虽然赦臣,然臣何敢自赦!”手起剑落,奋力向自己的足踝砍去。
一足应声而断,他大声对群臣说:“人臣有无礼于君者当视此!”
前后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楚国宫殿里却演出了如此令人惊悸的一幕。
楚文王命人用棉匣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