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4/4 页)
唐肃宗的实力,为大唐兴复提供了基础。
于是,唐肃宗任命大儿子广平王李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以郭子仪为副元帅。
其实,年轻识浅的广平王,哪里懂得什么用兵布阵,更不用说冲锋陷阵了,一切全得仰仗于身经百战的老将郭子仪。
广平王做大元帅,只是名义,实权全在于郭子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唐肃宗对他的信赖。而郭子仪为唐朝建立不朽功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首先,唐肃宗下令他们统兵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他郑重的对郭子仪道:“复国事,成与否,全在此举!”
郭子仪当然也明白此战的重要性,但这时安禄山的军队气势正旺,能否拿得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既然皇上委以重任,他身为副元帅,也只能在所不辞。
因而郭子仪悲壮的回答:“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他把自己的生死与皇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忠心可鉴,令唐肃宗感叹赞赏不已。
幸运的是,不久安禄山之部发生内变,安禄山被宦官李猪儿杀害,叛军群龙无首,势力大减。
唐军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势如破竹,三个月之内,连克东西两京,奠定了中兴唐室的基础。
肃宗回到长安后,亲自到灞上去慰问攻城的将士。
当着广平王的面,肃宗称赞郭子仪道:“中兴唐室,皆卿之功。”于是加拜郭子仪为司空,封代国公,派驻东都洛阳,负责清扫河北地区的叛军余孽。
后来,因郭子仪功高位显,受到宦官鱼朝恩等人的嫉妒。
他们上奏唐肃宗道:“郭子仪兵权在握,恐其生变,实为朝廷隐患!”
唐肃宗一时听信了谗言,便削去了郭子仪的兵权。
不久,由于战况需要,又不得不再度拜郭子仪为兴平定国副元帅,并且进封为汾阳王。
等到肃宗驾崩,李豫继位为代宗,郭子仪又被削去兵权,改任看守肃宗坟茔的山陵使。
再往后,又有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进攻长安。郭子仪再一次被朝廷征召出山,为统兵大元帅。仅凭他的威名,不费一兵一卒,再度保全了京城。
郭子仪几起几落,却仍忠心耿耿的效命朝廷。唐代宗这才深悔不该对他横加猜忌,因而赐予他‘铁券’,意即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再加罪于他。
为着向郭子仪表示恩宠,唐代宗除了对他给予优厚的礼遇外,还将自己娇生惯养的掌上明珠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幼子郭暧为妻。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与沈后的女儿。沈后曾一度堪称绝代佳人,貌美如花,善良贤淑,深得唐代宗之宠。然而在唐代宗东征西讨的时候,沈后却失落民间,行踪不明。
唐代宗便把对沈后的宠爱,转移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