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页)
高峰过去一看,原来前面横着一条大溪,阔约十丈,水甚清深,水底满铺着大小宝石。三座碧玉飞桥,宛如长虹,横卧水上。
上下疏疏落落,矗立着不少玉笋,翠色晶莹,高出水面数丈不等。在上面生着一种五色苔藓,其大如钱,宛如无数奇花,重叠贴在上面。
通体孔窍甚多,玲珑剔透,风水相激,顿成幽籁,刚才听到的声音便是由此发出。
桥下无柱,全桥宛如整块碧玉雕成。除了来路孤峰上下童秃之外,两岸俱是参天花树。
因为树大枝繁,行列虽稀,上面花枝纠结连成一片,一眼望过去,直似两条花龙,蜿蜒飞舞于碧波之上。因它处在花林深处,更有远近群峰遮蔽,先前高峰在山顶并未看到。
这三座翠玉虹桥,雕镂精细,巧夺天工,分明是人力所为。
桥长中高,非到桥上,看不见对面的景物。桥旁空处,又被花林挡住目光。
高峰收起遁光,踩着虚空,由当中桥面上贴地低飞过去。一看桥那边,果然邪气隐隐,正当中涌起一片轻烟,将路阻住。那片轻烟看去好似一簇轻纱,甚是淡薄。
偏偏前面的景物尽被遮蔽,不能远视,怎么也看不见。
——灵魂之眼……窥探!门门果实……穿越屏障!
高峰将身一纵,就已穿过那片轻烟,并没有将其触动。
忽然眼前一亮,前面现出三座白玉牌坊,上面用古篆文刻着‘光明境’三个丈许大字。
那三座牌坊,高约三十丈,通体以水晶建成,银光灿烂,耀眼生花,可以破掉一切隐身之法。
牌坊旁边不远,倒卧着一个虎面鱼身的水怪,六蹼四翼,身旁流着一滩腥血,脑已中空,头上陷一大洞。高峰微微一愣,小心翼翼地向前面的白玉平台飞过去。
那座平台,是用一块整玉建成,玉质特佳,光明若镜,大有两亩方圆。
这么空旷的台面,只在台中心孤零零设着一个椭圆形的宝榻,上面侧卧着一个身蒙轻纱的赤身妖女,睡得正香。
妖女生得肤如凝脂,腰同细柳,赤着身子,只笼着薄薄一层轻纱,粉弯雪股,白嫩胸脯,宛如雾里看花,更增妖艳。
尤妙是玉腿圆滑,柔肌光润,白足如霜,腔附丰妍,底平趾敛,春葱欲折,最容易惹人情思。
这个妖女,真个是活色生香,从来未睹。
另有十几个道装男子,站在宝榻的四周。
有的羽衣星冠,丰神俊朗,望若神仙中人;有的相貌古拙,道服华美,似是个旁门修道之士;有的短装佩剑,形如鬼怪;有的长髯过腹,形态诡异。
这些男子,大多数面带愁容,静悄悄侍立两旁,面面相觑,一言不发,状甚恭谨。
除了当中的妖女之外,再没有别的女子。
高峰见这一伙人及妖冶女子的身上,多半不带一丝邪气,而沿途所见的烟雾却全是邪法,因而不敢妄动,静以观变。
这些人分明是妖邪一流,却无邪气现出,肯定不好惹。
不久,妖女伸了一个懒腰,欠身欲起。旁立老少诸人,立即赶去,纷纷跪伏在地。
内有两个道童打扮的,正跪在榻前。妖女已缓缓坐起,粉腿一伸,一只又嫩又白的左脚正踏在一个道童的头上。那个道童似是受宠若惊,面容立时惨变。
哪知妖女意如未觉,坐起后,只朝众人星眸流波,作一媚笑,懒洋洋把玉臂一挥。
那班人立现喜容,纷纷起立,目注妖女神色,倒退数十步。到了台口,方始转身向外,化作十几道红碧蓝紫的光华,分头朝那远近群峰玉楼中飞去,当时散尽。
台上只剩那个相貌丑怪的矮胖道童,跪伏榻前,被妖女一脚踏住,还未退走。
众人散去之后,他似是大祸将临一般,周身颤抖不已。
妖女用左腿踏在道童的头上,右腿微屈,压在左股之下,却将美妙之处微微挡住,似在想事,不曾留意脚底。
不一会儿,她从身后摸出一面金镜,朝那玉臂云鬟,左右照看了两次,顾影自怜,柔媚欲绝。
无意中右腿一伸,脚尖朝那个道童的脸踢了一下。
第三卷:王者归来第四百八十八章 妖女姬寒璇
道童忽然兴奋起来,纵身站起,两臂一振,所穿短装一齐脱卸在地,立时周身精赤,一声怪笑,便朝妖女扑去。
妖女似乎先未理会到他,神情别有所注。及见道童快要上身,忽把秀眉一扬,娇声喝道:“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