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者:繁朵
一些说明
首先,设定是架空!
其次,风俗称呼包括宫殿地理等,以唐代为参照。
第三,晚唐投影,也就是说,文中提到如太宗、高宗、玄宗,那就是前面加个唐字的那一位。
不过先帝宪宗不是唐宪宗,总得来说,本书截取的是晚唐时代,从安史之乱后开始模糊化。
另外,因为原本打算做一回考据党的,后来虽然看大家都支持架空宫斗,所以就架空了,又见历史类型(这个我就理解为考据党了)排第二,就把考据的一些资料用进架空里了,附一些称呼的解释:
大家:宫禁中对皇帝的称呼;
圣人: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五郎:因丰淳帝排行第五,所以特别亲近的人以此称呼。
阿家:宫禁中对公主的称呼;
贵主:外臣对公主的称呼。
皇后殿下:唐代木有叫宫妃或皇后X娘娘,娘娘指母亲。正式称呼中宫是这个来着。
还有,本文后宫制度,采用玄宗时的制度,
即皇后下设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第一章 元秀公主
夜色像浓墨滴入清池,无声氤氲,从极浓渐渐转淡,便能看出暮色下密雨如针,早春的风温柔拂过,宫檐下,一排沉重的铁马寂然无声,惟独殿角的几串银铃警醒,发出悦耳的轻响,惊动凤阳阁中守夜的宫女。
采绿、采蓝凑近冰绡织就的素屏向内看去,昏暗的寝殿内,华帐低垂,隐约可辨出人影依旧高卧,双双松了口气,采绿轻手轻脚的比画了几个手势,采蓝会意,从身旁格子里取出一只小巧的锦匣,打开,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各色香料来。
纤长而略带薄茧的手指一动,一小块安息香被投进屏风旁的镂金狻猊炉中,顿时,徐徐青烟中,镇静凝神的香气氤氲。
就在采蓝要把锦匣收起时,寝殿内却传来了异响——
“啪嗒!”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被推落于地,声音沉闷,随即,一个还带着丝疲倦的声音响起:“来人?”
“阿家醒了?”采蓝小声问。
隔着重重叠叠的帐子,只看到元秀公主的轮廓迅速翻了个身,似乎俯身看了眼胡床下,随即松了口气:“无事,只是打翻了枕畔安神的如意。”
采蓝采绿听出公主无意叫自己入内,垂下眼帘:“如今才过寅初,阿家再睡会罢!”
“本宫睡不着。”元秀悠悠道,“进来服侍本宫更衣。”
“这”采蓝迟疑着,“阿家子时才睡下,到如今不过区区”
“采蓝!”元秀闭目叱道。
采蓝顿时噤了声,丧中的衣物是尚服局赶制的,麻衣如雪,上无彩饰,元秀公主的脸色却比衣更白更素,连嘴唇都惨无血色。坐到铜镜前,采绿默不作声的为她梳了一个最简单的发式,斜簪一支银簪,腕拢白玉,一色如雪,只显得眉目漆黑若夜。
装束完的元秀却没有离开寝殿,而是走到南面抬手推开了窗。
窗外深蓝色的天幕,雨意盎然,湿漉漉的气息轻柔扑入,吹拂起她的发丝,远处,灯火依稀,未知是否太极殿的哭声飘渺传来,应是被指定殉葬的宫人在哀哭最后一夜。
今日就是昭贤太后入葬之期,因太后死于龙池覆舟,丰淳帝怒极之下,不顾群臣反对,下旨除了在太后驾崩时就触柱身亡的几名年长宫人,南内兴庆宫中侍奉太后三年以上者皆为太后殉葬。
丰淳帝李僔是元秀同母亲兄,皆是先帝宪宗元后所出,元秀三岁时,元后的家族被人告发与西川节度使勾结意图叛国,父兄皆被处斩,其时元后有孕在身,原本宪宗叮嘱过六宫不使其闻,但也不知道是哪个嚼舌根的到底把消息透露了过去,元后因此早产,在立政殿苦苦挣扎了两天一夜,才将孩子生下,却连看也未看一眼便香魂杳渺。
宪宗因此为元后家族留存了一脉香火,以慰元后。可李僔与元秀那个唯一的弟弟,却只在世上活了三天便随元后而去。当时李僔年仅十二,已被册为太子,独居东宫,而宪宗忙于朝政,将元秀交给了膝下无子的王惠妃照料,再后来,宪宗驾崩,李僔感念惠妃抚养元秀,尊其为太后,上尊号昭贤,接着,昭贤太后在去年年末载酒泛于龙池上,欲忆宪宗,却不料风波乍起,被救上来便没了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