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4 页)
接出面,只好借助他人
。可是,这件事很可能极其隐私,也极其棘手,他不便将事情交给外人,只好交
给内弟毛天华。毛天华显然不是一个解决麻烦的最佳人选,他的头脑简单,办事
毛糙,缺乏政治智慧。他很可能没将这件事处理好,让余丹鸿极为不满,毛天华
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池仁纲处理了。
唐小舟暗想,看来,所有线索都连上了,根源还在那些官员日记。那些日记
出现时,唐小舟的第一感觉,是池仁纲为报复余丹鸿弄出来的。池仁纲也多次表
示,他绝对不会放过余丹鸿,他的行动,大概也就是那些日记。唐小舟曾受赵德
良之命,暗示池仁纲,不要再弄那些日记了。当时,唐小舟认为,赵德良是出于
大局考虑,毕竟一个省委常委出事,对赵德良本人和整个江南省的大局,都有潜
在影响,故此,他希望池仁纲不要再发那些所谓的日记。现在看来,赵德良还有
一种哲学上的考虑,官场之中,斗永远不是最佳选择,和才能彼此受益。
其实,余丹鸿比其他人更清廷这些日记是谁写的。毕竟,其中有很多事极其
隐秘,能够知晓内情的,大概只有几个人。因此,要找出是谁写了那些日记,并
不是一件难事。余丹鸿拿到那些日记的时候,曾和唐小舟进行过一次交换,唐小
舟帮余丹鸿处理了那个麻烦,而余丹鸿则帮唐小舟档了唐小枚的四处告状。显然
,如同余丹鸿档了唐小枚,而唐小枚事件并没有完结一样,唐小舟将那份材料退
了回去,日记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余丹鸿清廷,这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
,将会异常惨烈。他不得不出面处理此事。
正如杨泰丰所分析的,余丹鸿将此事交给毛天华去处理。或许,余丹鸿手里
确实没有能够妥当处理此事的人选,也或许,余丹鸿并不认为这是多大一件事,
毛天华应该可以处理好。
事实上,毛天华不仅未能处理好此事,反而把事情搞糟了。
换个角度想想,作为省委秘书长,省委的大管家,属于全省最会来事也最会
处理棘手事务的人,他的手下,肯定也集中了一批理事的高手。余丹鸿并没有将
此事交给其他任何一个人,却交给了一身匪气的内弟毛天华,这是否说明,余开
鸿其实很清廷,用正常的办法,根本无法处理好此事,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将
池仁纲做掉?这话,他恐怕不会对毛天华说,同时,他心里也清廷毛天华会怎样
干。这叫心照不宣,同时又能令自己置身事外。他唯一没有算准的,大概是毛天
华做事如此不周密,导致案件被侦破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余丹鸿对于池仁纲之死,是既明白又不明白。最后,
他采取自杀的方法,只不过要给整个事件,一个恰当的了局。
有关这些内幕,唐小舟拿不准是否该说出来。他拿眼去看赵德良,希望赵德
良给自己一些暗示,赵德良却没有看他,而是对大家说,既然基本案情,大家有
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这件事,暂时就放在一边吧。今晚大家都辛苦了,恐怕还得
辛苦下去。事发后,我们向中央办公厅提供了一个初步报告,明天一早,还得有
一个更为详细的报告。这个报告怎么写?大家讨论一下吧。
他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位省委常委自杀了,是一起重大政治事故,对于这样的事故,省委的相关
人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这个责任,自然就由主要负责人来承担,与其他常
委,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显然有人担心惹火烧身,比如陈运达,当初余丹鸿进
入省委常委班子。他有推荐之功。后来也一直和余丹鸿过从甚密。赵德良想借机
整他,把余丹鸿之死的相关责任往他身上推,既可以借机开脱自己,又能够打击
别人,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至于赵德良,他或许会想,自己努力了几年,总算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自
己将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推给陈运达是容易的,他却一定要考虑,这样做,对自
己对江南省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