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2/4 页)
“而西都,虽然有三十万士兵,也算是精锐,可刚刚收服的降卒,能参加大规模的征战吗?如果出现差错,就不妙了,所以,西都大军,不能动。”
王旭所言,不无道理,韩书画陷入沉思。
不一会,韩书画道:“如果主公想晶块结束战事,卑职倒有一计,而且肯定能逼退帝都的朝廷兵,不过,如此一来,我们要承担那么一点风险。”
“先生但说无妨。”王旭摆了摆手。
韩书画道:“第一,将前线的八万大军调往宝安郡战场,让廖云严防兰关;第二,让李智出兵四万增援秦双;第三,河西郡雷言出五万铁骑去宝安郡,第四,赵龙出水军四万顺江而下袭击宝安郡水军营寨;这四路大军齐出,共计兵力二十余万!朝廷若是得知,肯定会撤出帝都,保长江一线。”
王旭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果照韩书画说的进军,朝廷肯定会担心长江屏障被攻破,到时连退路都没有了。
可以一试。
但是王旭十分的犹豫,zhe样一来,后方就极为不稳定了,首先,河西郡有被雪域人曾虚而入的危险,当然,这种概率很低,因为雪域人已经投降好几年,而孟建等人也在雪域,应该不会出现在这状况,可是一旦出现这种事,后果非常的严重。
而李智这里,西都内的俘虏如果作乱,王旭连老巢都没有了。当然,这种概率也是很低的,因为这三十万俘虏已经变成了西都真正的士兵,并且被训练了好几个月,完全可以投入战斗,都是由武英殿的人率领的。
而前线更是凶险,孙钰的大军一撤,一千攻下的城池,将全部落到朝廷的手中,兰关以东尽属朝廷!那可是好几十座县城呢。
后果很严重!
。。。。。。。。
“主公不必忧虑,只要我们攻击迅捷,声势浩大,朝廷必然迁都,而到时,我们即可让李智回防西都,大事可定!”
韩书画一说完,王旭陷入了沉思!
。。。。。。。。。。
他没有急着回答韩书画,只是点点头后,让其回文渊阁。
三天后,王旭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准备赌一把!
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赌,他也要让北郡再出点兵,力求万无一失。
现在前线已经有四十五万大军,如果蔡文卓再出十万,再加上王旭增兵二十万,那就有七十多万了,而且还有数万水军攻击宝安郡长江一线,朝廷肯定势威。
就算朝廷舍不得帝都,恐怕也要慎重考虑迁都之事了,再则,韩书画也说过,杨明岳此人,一向谨慎行军,得知有七十万敌军在他屁股后面,肯定睡不着,迁都是必然的,只是看皇帝的态度,只要打赢一两场,皇帝也得妥协!(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西都来使
五日后,北郡王城。
蔡文卓府内,一个士兵快速来报,说是西都来使求见。
蔡文卓摆了摆手,让来使进来。
此次来北郡的使者,是韩书画亲自选定的,文渊阁大学士,杜厄!也就是之前前往辽源县的钦差大臣。
杜厄来到大堂中,朝蔡文卓行了一礼:“蔡丞相,多有叨扰了。”
蔡文卓表现的很热情,他让侍女奉茶,之后道:“来使代表西都,不知有何事啊?”
“蔡丞相,杜厄此来,可是为了北郡着想啊。”
蔡文卓道:“愿闻其详。”
杜厄笑道:“文王说了,愿意尽起西都大军,前往宝安郡助战,帮助北军攻破宝安郡。”
“此话当真?”蔡文卓豁然起身,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两件事,一则是发展刚买到手的文王仙酿,二则是前线的军情,他也想快点结束战斗,可是,似乎没有那个能力,他已经将最大限度的兵力都给派出去了。
“我们会将兰关之外的八万精锐调过来,然后河西郡的雷言将军、西都的李智将军,都会加入战争,就连河西郡的水军,也会顺江而下,攻击宝安郡长江一线。此次我西都,共出大军二十余万,誓要攻破宝安郡!”
杜厄一说完,蔡文卓大喜,真要像杜厄说的这般,那宝安郡唾手可得啊,也许用不着打,这么大的声势,朝廷兵马吓都吓死了。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三王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王旭真的会有这么好心么?
“杜兄,你就直说吧。文王有什么要求?”
杜厄一愣,他此次前来,王旭并没有交代什么要求啊,只是要北郡协助作战,让蔡文卓再出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