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傍大款”除了“功利超越”状态外,有没有一种“真实超越”的动因?
结论是有的。男人的风度和气质应该说是一个诱饵(仅次于钱)。“有了钱,气质自然
好。”这话肯定不是喻世式的讽刺,它符合人类的真实心态。哪怕是一个出身贫贱、形容猥
琐的家伙,只要他有了钱,他就会历练出一种自信感和厌倦感,这两点恰恰是名门子弟最重
要的特征。所以不能否认这在易于感伤的女孩子的心中微妙的回应。以上的比方可以用来剖
析我们盲目追随美国个性的致命的错误。
美国人的天真简单之所以在我们这里有市场,是因为它笼罩了一层美国物质背景的迷
雾。假如我们认定它跟美国的文明成果的创造有着必然联系的话,我们就大错而特错了。其
实美国人的简陋寒伧恰好是文明成果的赘生物,是被福利奶汁喂养出来的深刻惰性。
美国形象的广告效应容易使我们犯这种因果倒置的错误。
美国的年轻一代注定是葬送他们大国地位的“八旗子弟”,他们有太多的不良嗜好和娇
滴滴的豪门风气。
有这么一个美国青年,他来中国教书,他的母亲在机场上抱着他嚎啕大哭。母亲认定儿
子去的是一个地狱般的国家,而且会死在那里。一年以后儿子健康快活地回去了。告诉母亲
你错了,他的母亲仍不相信,死活不肯让他重回中国。——这个故事可以说明美国人普遍的
在心灵上的闭关锁国。
而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一群,又在充当美国主宰世界事务的强大的民意基础!
据说:美国的情报机构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不下数百名外国政界要人,包括总统、主
席、部长会议总理、党的第一书记、元帅、政治局委员、部长,他们被政敌搞掉时,无一例
外的被指控为“中央情报局间谍”。毋庸置疑,美国在历史上成功地扶植了一大批美国利益
的代言人,以中美洲联合果品公司、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包装资助亲美势力。但美国从末在思
想上征服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旦美国人试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时,这些民族往往选择
宁食野草为生,而绝不向美国价值低头的道路。文明的欧洲,即使承蒙马歇尔计划雨露之
时,它亦显示出哲学、政治、经济上的强大自尊。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
这一条规律,在二十世纪美国处于繁荣顶峰之时,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美国在世界事务
中从来不具备这样的思想魅力,从门罗主义到以后历届总统的国情咨文里诞生的各式各样的
“主义”,都不能对世界大势哪怕产生些许的约束。指导人类合作的最闪光最深入人心的思
想,没有哪一条的发明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即使是在战后对世界均衡影响较大的机能组织
一联合国,美国的表现亦像一个坏明星似的缺乏克制,因而失掉了领导世界所应具备的道德
力量。
在美国国内,有难以数计的各种思潮,美国劳工协会、美国革命妇女联盟等等。据说七
十年代未邓小平访美时,有一群以张春桥为精神领袖的政治活动分子在街道上示威。美国人
外在的思想丰富以及活跃的精神,会让人高估它的文明深度。然则这些思潮的价值从未进入
过世界性的精神宝库。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劳工运动、文化革命、青年论坛,从来是遵循着
它自己的规律来进行的。
美国的文化轰炸看起来越来越像干力气活,大布景、大劳作,一、两个时髦人物可以领
十数年的风骚,奇技淫行的技巧成为艺术进步的最大标志。技术主义的演进和思想深度的锐
退已经是公众艺术鉴赏的通病。
美国人底蕴的缺乏令美国无法正确认识世界,并且最终影响到正确认识自己。比如,在
他们的心目中,第三世界的领导人都是卡通画式的暴君;他们执着地希望在美国文化幅射以
外的地区,有更多的美国观念的输入。当新加坡人的皮鞭抽打一美国佬细嫩的脊背上时,整
个美国民族的心都被抽紧了。他们实在不堪这样的创伤,他们大哭大嚷,大喊大叫;他们没
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