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第2/4 页)
越高,简图画的惟妙惟俏。
看德雷克的惊讶表情,其他几名斯柯达的高层也非常好奇的凑了过来。
“喔?这款三厢轿车的造型真是经典啊,它叫什么名字?”副总经理克尔斯特惊奇的问道,眼前这位不愧是汽车设计大师,信手涂鸦都非常经典,他接触过博通的设计师,很有眼光,就这个造型能力就没的说。
林强生矜持的道:“还没有名字,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希望叫它Octavia!”(明锐,1996版)
克尔斯特一下子反应了过来:“Octavia是我们斯柯达的老车型,已经于1971年停产了!”
林强生点了点头,笑道:“以这个名称再恢复生产,这种事情在汽车界很常见,一款新车以旧有的品牌命名,以往的美誉度也会随之重启!”
不得不说,林强生的几家汽车公司在业界还是名气低了些,相较于欧洲的几大名厂,在欧洲就连日本车企都不够看,更何况中国车了。
他只能另想办法,前世大众先收购了斯柯达70%的股份,经过了10年不断努力又收购了剩下的30%。德国人尚且如此费劲,何况他了,只能更困难。
现在唯有先提出合作,等将来斯柯达离不开自己了,顺其自然的向他们提出收购,到时候不怕斯柯达不就范。
而且林强生还有一招,以防万一将来斯柯达撇下他,那就是注册斯柯达前世使用的新商标。
1991年,大众斯柯达合资公司诞生,斯柯达也成为了大众汽车集团继大众、奥迪和西亚特品牌之后的第四个汽车品牌。
1993年斯柯达公司(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想要在某种程度上与斯柯达公司(比尔森,西捷克中心城市)的产品进行区分,于是决定修改商标,创造自己的商标。
他们将绿色代替了原本的蓝色造型,并且增加了黑色的圆环和SKODA、AUTO字样,有的则把AUTO字样换成两个交织的橄榄枝,这也是后来看到的最多的斯柯达车标。
林强生正在想办法注册这俩商标,万一因为生产相同商品注册不了,他也另有办法,那就是强行侵占,像苹果公司强行使用iphone一样,把它变为一个现实产品,逼得原有公司不得不低头。
斯柯达公司,他是吃定了!
第998章汽车代工
德雷克仔细看着纸上的车型,它是如此的完美,简直是最好的体现了斯柯达的传统,与斯柯达的气质极其相像,简直是太匹配了,就跟斯柯达真的有这款车似的。
银色的车身,腰际线的黑色装饰条简洁明快,可以看到前座拥有宽阔的视野,前盖的隆起设计的也非常完美,车头的格栅造型独特,堪称家族化的典范,就这个前脸就可以衍生出多种车型。而且这款车还有一股德国范,让德勒克等人更加欣赏。
Octavia明锐基于大众PQ34平台开发,前悬为传统的麦弗逊式,后悬挂为拖臂半独立式。
这款平台也相当有名,应用广泛,速腾、高尔夫、奥迪A3、明锐、西亚特Altea、大众Eos敞篷车、途安和途观等车型都出自这一平台。
开发一款平台的研发费用超过40亿元人民币,应该说买大众车的费用很多都花在平台上了,林强生当然不客气的直接拿了过来。
德雷克十分惊喜,忍不住的说道:“林先生,你的设计非常完美,这张图纸可以送给我们吗?”
林强生笑着把图纸从他手上抽了回来,对方立刻露出了一脸尴尬的表情,他对德勒克等人说道:“这款车的外观我正在申请专利,如果我们合作的话,我就把它继续完成,斯柯达可以参与内部设计。”
德雷斯立刻克尔斯特等人商量了起来,不一会他对林强生说道:“林先生,我们是非常想同您合作的,不知道具体形式是?”
“很简单,按照国际汽车公司代工的惯例,我的车型在你们这里代工,一半使用我的品牌,一半使用斯柯达品牌。”
德雷克知道汽车界代工也非常普遍,又用捷克语和其他人说了几句,他们要回去找一找这方面的文件了解一下,好在合作谈判中争取到最好的价钱。
两方都有合作愿望,谈判定在了三天之后举行,林强生立刻让自己的谈判组从加州赶到捷克,并且聘请了有汽车行业经验的律师。
斯柯达虽然推出了一款两厢车,但是其他车型都相继老旧了,销售量不断下滑,德雷克等人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缺乏一款打开中级车市场的定鼎之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