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页)
太子先粗略翻了一遍,越看越是生气,最后干脆扔了折子,板着脸坐在一边。
二皇子也很快翻完,闷声坐在太子下手,也未言语。
皇帝看了两个儿子的反应,看着太子问道,“太子有何想法?”
“父皇!太傅乃是忠臣,对父皇忠心耿耿,如今还未着寻出那日行刺父皇的刺客日夜操劳,那群文臣,什么都不知道,就会用寻些不起眼的错处来弹劾他,这!这分明是嫉妒,是污蔑!”太子气的脸红脖子粗。
却侧脸瞧见皇帝已经冷了脸。
便忍下后面为宣绍辩驳的话,又闷头坐了回去。
“你呢?”皇帝看着二皇子道。
二皇子神情却是有些怔怔的,他似乎还没有走出母妃已死,连尸首都被扔在乱葬岗,不能下葬的阴影。
起身看着皇帝,眸中神色复杂,一时没有言语。
“怎么,你平日不是很能说会道的么?”皇帝看着二皇子的反应,也有些不满。
“回父皇,儿臣不知道。”二皇子知道,如今宣绍若不想查下去,只用将陈武的供词交上来即可。陈武的供词之中,他的母妃淑妃就是真正的主谋。
而宣绍怀疑的高坤就会被放出来。
他母妃虽已死,但罪名更大,他不想让母妃背负这样的罪名。
他记得那晚,母妃倒下的样子。
他记得那晚,父皇的绝情。
就连他想让母妃平淡下葬,那怕不立碑,不入陵,只要不抛尸乱葬岗,不让乱葬岗的凶兽吞食就行。
可无论他如何哀求,父皇都不肯答应。
皇帝叹了一声。
二皇子也退到一旁。
皇帝又看向太子,“这么说,你是相信宣绍的?”
太子立即点头,“儿臣自然相信太傅!父皇切不可因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话,误解太傅呀!父皇难道不记得壬戌年元月,太傅为救父皇,险些丧命之事了么?”
皇帝闻言,眉头蹙起。
他记得某一个大臣的折子上,也提到了这件事,那大臣说当年之事,根本是宣文秉一手安排,为的就是取信于皇上。
宣家也确实是从那时被重用,一跃成为他面前最是得宠的臣子。
可那件事真的是宣文秉安排的么?他原本是不太相信的。可如今回想起来,当日他分明看到宣绍情况十分凶险,最后为何宣绍却没事了呢?
非但没事,如今不是活得很好么?
且因着那件事,这些年来,他对宣绍多有纵容,还允许宣绍在他面前无需行跪拜之礼。
宣绍也越发肆无忌惮……
当年之事,真相未明,宣文秉就灭了叶家满门。
宣文秉果真是为了平息他的怒火,还是为了掩盖不为人知的真相?
皇上心下越发嘀咕起来。
皇帝看向太子的眼神,越发深邃,太子抿了嘴,预备好了要为宣绍说的好话也收了声。
二皇子一直木木的坐在一旁,没有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倒是让太子多看了他两眼。
皇帝见两个儿子此时皆不懂自己心意,难免有些失望,挥了挥手,目露疲惫道:“你们下去吧。”
太子同二皇子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第141章 先有你还是朕?
路明阳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在翻查近十几年,宫中收录的太监档案。
上官海澜陪着他,实在困极,靠在架子边上合眼睡着了。脑袋猛的一晃。醒过来之时。睁眼悄悄,路明阳还在迅速的翻着册子。
上官海澜伸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你不困么?”
路明阳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睛都已经熬的通红,却是微微咧了咧嘴角,“找出那个人,她才会安全。”
上官海澜不知是睡迷糊了,还是怎的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看着路明阳认真的神色,怔怔出神。
朝阳的光从窗外漏进。落在他满是疲惫的脸上。却好似为他镀上了一层亮眼的金边。
上官海澜看着他。竟看的愣住。
耳边只有他迅速翻着书页声音,一室寂静的,让空气里有种微妙的味道。
“你醒了么?醒了就继续找吧。”路明阳也不看他,只低声说道。
上官海澜这才回神,“哦。”了一声转开视线。
只是路明阳没有看到,一向没有正行,一向笑嘻嘻的上官海澜,这时候,却是微微红了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