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我爷爷是郎中,所以我对医术略懂一些,龙涎香有理气化痰的功效,莫婶子,这对老夫人的咳喘有些效果的!”
林扶月说完话,见莫婶子没有问什么,才长舒一口气
她心跳得有些过速了,许久才平复下来:这种撒谎的感觉真不好可是,我爷爷就是中医啊!
“龙涎香真的有此种功效吗?”莫婶子半信半疑的问道。
毕竟跟老夫人的身体健康有关,一定是要慎重些的。
林扶月点头,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
“既是如此,那便点龙涎香吧”莫婶子拿起了龙涎香,递给了林扶月——
“你来吧,我厨房里还有点事儿,记住,不要打扰老夫人念经。”说完这话,莫婶子便一溜烟儿的走了。
什么?我来点香薰?
这不是开玩笑嘛!
她每天光是看着锦葵在那边拨弄着熏炉里的香饼,麻烦得要死,不光要一直在那看着,而且还要不停地试温,温度太高怕会焦了;可是温度太低,香味又会散发不出来
这熏炉倒是很漂亮,金光闪闪,玲珑秀气,荷花形的盖子很是别致;镂空雕刻着些许花纹,尽显富态与贵气!
周边放着所需的一切东西:一小堆炭墼、夹子、香灰、云母,还有一根细竹签。
“唉”林扶月叹了口气,却也挽起了袖子
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祠堂里(下)
虽然没有亲自燃过熏香,可见锦葵弄过那么多次,林扶月也都记住了一些——
她先用小夹子从夹起一块炭墼,小心的放进熏炉中,又往里面撒了些香灰将这小炭墼填起来
“再来是怎么弄的来着”林扶月抵着下巴想道。
看到旁边的东西,忽然想起来了:“对,是要戳几个小孔,防止炭墼缺氧而熄灭”
做完这些,林扶月有把那片云母放到戳好孔的香灰上,用手放到熏炉上方感知了温度,才把香饼放到火上
这燃香的过程是借着炭墼与香灰的再次相遇而燃的微火慢慢烤焙,慢慢烘热,这样,香味才会缓缓散发出去!
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便灭!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熏炉跟前要有人看着的原因吧
“祖母!”
忽然听见屏风那边的堂内传来了一个男子的声音,底气浑厚,又十分透亮。
“澈儿,你怎么来了?”这是老夫人的声音,语气更多了一些疼爱!
林扶月不是一个听墙根儿的人,可是这地方就这么大点儿,想听不见都难啊
“听他喊老夫人祖母?那应该就是老夫人唯一的孙儿了吧,怪不得可以随意出入这祠堂呢”林扶月心里念叨着。
屏风那边,祖孙俩说这话——
“祖母,这沉香手串用着还顺手吗?”男子语气十分温和。
“顺手,顺手,孙儿送的东西用着都顺手”老夫人半开玩笑似的说道!
林扶月心道: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偷听呢?
忽然又听男子说道:“祖母,过些天就是您的七十大寿了,您想怎么庆祝啊?”
“哈哈只要大家伙儿健健康康,祖母就知足了;澈儿,说起来,你爹是不是也快要回来了”
话语变得有些感怀,却被男子打断——
“祖母您七十大寿,我爹一定要回来的啊,否则,便让他跪在这祠堂向您和列祖列宗请罪!”能听的出来,他还带有一丝孩童的顽性。
老夫人嗔怪了一声:“去,你这混孩子,瞎说什么混账话?”
“祖母,爹捎信来说是不出半月,他就会到了!”男子似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
“是吗?”老夫人很是惊喜,“那咱们可要好好准备准备了。”
“是,祖母!”
男子虽然与老夫人关系亲密,可是却始终是守着礼仪,恭敬并且谦逊,不说过火的话,即便是最亲的人也要守着这一尺度;有礼有节,这便是古代人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结果吧。
大概是老夫人见了孙儿,心里欢喜,竟自行携着孙儿出了祠堂,听着他们的脚步逐渐远了,林扶月叹道:这不就是把自己给忘了吗?
拍了拍手上沾的香灰,便走出屏风,不经意的,眼睛撇到老夫人和孙子的背影,突然觉得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啊,曾几何时,自己和爷爷也是这样相偎着散步的!
刚刚听到他二人的对话:临南王就要回来了?
林扶月不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