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震级大于几级称为破坏性地震 > 第六十八章强大的医疗保障

第六十八章强大的医疗保障(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岳飞所部铁骑的抵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相助禁军大败南壁金军。

更重要的是,援军的抵达,极大的激励了守城军民的士气。

援军已经成功突破重围,进入城内,说明勤王之师正在向东京城汇聚,东京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有大量援军前来救援!

兵法言:“外无必救之师,则内无必守之城。”

所以哪怕岳飞等人只有寥寥数百骑,却依旧极大激励了守城军民的军心。

给因残酷惨烈巷战给而冰冷麻木的东京军民带来了一屡金色希望。

许多打算投靠金人,作宋奸的投机份子,意念也有所动摇。

如果战事只进行了五天,勤王大军就已汇聚,那此时投靠金人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一旦金军撤退,宋奸十分容易遭到朝廷清算。

除了精神层次的,这支军队抵达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南壁金军被前后夹击,崩溃而散。使御前军器所的转移少了许多掣肘。

连续三天,宋军已经将大部分器械都转移到了内城。虽然还有大量物资遗留在原地,但继续坚持下去,损失的军民,消耗的士气,都有些得不偿失。

再加上统筹全局的枢相张叔夜昏迷,赵桓决定终止御前军器所的转移事宜。给损失惨重的禁军与东京军民一个缓息时间。

全权负责战事指挥的四壁守御使刘鞈也身披创伤,他右股外侧被长枪所伤,深可见骨。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撤下战场,效仿高梁河大战中的耶律休哥,坐着牛车进行指挥。

在王朝末年,宋室君臣终于表现出了远超常年的血性与奋勇。也正因为有刘鞈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亲自激励,宋军才勉强保持了军心没有崩溃。

如今战事结束,刘鞈被两名内侍抬到了座椅上,对面向赵桓介绍道:“为了转移御前军器所,这三日全军共阵亡一千三百余人,重伤两千五百余人。再除掉严寒所致减员,如今禁军能保持战力的只有六千余人。”

将士们浴血奋战,赵桓这几天也是身心煎熬,重负在肩,双眼充满血丝,一脸疲惫。

闻言说道:“为了转移御前军器所,禁军伤亡的确远远超出了预期。”

刘鞈脸色苍白,沉重的回道:“如今所有希望都压在了新编的神武右军身上。这支部队如今规模已达一万两千人,他们能否忠义奋发,血肉山河,将决定整座东京城,甚至大宋的命运。”

将国家命运全系在一支军队身上,这无疑是十分凶险的事情。前车之鉴比比皆是,无论是晚唐的神策军,还是罗马的禁卫军,都从擎天之柱,最终沦落成了尾大不掉的国家贻害。

但赵桓却面怀笑容,确信大宋绝对不会步此后尘。只因为这支军队的都指挥使,名为岳飞。

毕竟这是一位忠义气节,照亮一个时代的英杰。

他的军略能力,将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重新奠定大宋数百年基业。

随后赵桓起身向刘鞈说道:“放心吧,这支军队气象必然会焕然一新,甚至会勇敢出城,主动进攻金军。守城以来长期的被动颓势,将在不久后被横扫一空。”

“卿这几日守城辛苦,朕赐卿正三品礼服,银绢七千。”

不用将物资赔付给金军,导致赵桓手中有太多资源可用,出手十分大方。

当然除了现实激励,赵桓作为大领导,少不了也要画个大饼,笑着对刘鞈激励道:“镇南军节度使,朕已经为卿准备好。只要能守到金军撤退,卿便是我大宋下一位使相。”

话音落下,刘鞈苍白的面孔都变得有些潮红。上一位受封镇南军节度使的还是文公王安石。

只要能守住内城,自己便一跃而成为闪耀青史的盖世之杰了。

不世勋名,争之顷刻。

刘鞈胸中激荡,甚至连身体创伤都没了疼痛之感,斗志昂扬说道:“臣这便去巡视城防,抚慰伤卒。”

“抚慰伤卒是重中之重。”赵桓郑重的吩咐道:“自古以来,大战一场,便伤亡无数,其中泰半都是伤兵未得妥善救治,伤情恶化而亡。但在我大宋,医学兴盛,前无古人。当以不世之人力、物力,终结此等弊俗。”

赵桓掷地有声得话语背后,是整个大宋朝文明高度发达的底蕴作后盾。

在大宋,极为重视医学教育。范文正公(范仲淹)便曾经提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

大宋对医者无比重视,民间有“儒医”的称呼。曾经“大夫”、“郎中”这些独属于官员的官号,也是在大宋成

目录
特工狼王超体学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