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 页)
齐国公闻言眼底亦有恼怒之色,却生生压了下去,只笑了笑,刚要说话,身后吏部侍郎说道:“启奏陛下,高祖皇帝时,北戎亦屡犯边城,时遣公主和亲于北戎王,战事五十年不兴。兴宗皇帝时,亦遣公主和亲于北戎,战事也曾三十几载未兴。眼下我大夏刚与民休息不久,和亲之法当为上策。”
齐国公听了忙道:“正是。臣闻北戎王不惑之年,公主弱冠年华,若行和亲之事,定当传为美谈。”
这话一出,便有朝臣跟着附和起来。皇帝却仍是一副笑面狐的模样倚着御座不发一言,只是唇角的弧度略微大了些。
朝臣们都知道皇帝与长公主乃是一母双胎,自小长在一起,感情甚笃。只是奈何皇帝自纳了妃子后,至今仍无血脉诞下,便是有个公主在,也不过奶娃的年纪,自然当不起和亲大事。如此算来,这和亲的事只能落到长公主头上了。
这事便是皇帝愿意将长公主远嫁,只怕亦不是件愉快的事。因而此时皇帝越发笑了起来,便越是令人琢磨不透。有几个方才附和的早就有些冷汗渗了出来,心下暗悔,慢慢退着步子回了原处站定,躬身垂眸不敢再言。
殿上的气氛渐渐凝窒了起来,有几个胆子大些的慢慢抬眼,瞅了瞅百官首位立着的端亲王,他一身绯色蟒袍,肃然而立,却也是垂眸不言。
此时却听皇帝开了口,神态做派依旧不羁,只是问道:“此事,皇叔如何看?”
诸葛端云闻言垂眸出列,略微躬身,肃然答道:“臣,请战!”
话虽简,音容皆有铿锵之势。大殿之上群臣暗自互看,无一人敢言。诸葛端云却不动,继续说道:“北戎于边城扰民滋事,纵兵□民女抢夺钱粮,其罪不可忍。皇上与民生息确属圣明之举,然我帝都百姓为民,边城百姓亦为民。和亲避战,有伤民心。据八百里急报,北戎扈巴部于半月前夜里突袭我边城拢中偏僻村镇两处,村中惨状无以名状。边城军士得知后军心愤慨难当,齐声请战,誓斩扈巴王部,以报朝廷。臣以为,此时军心锐气难挡,实乃兴兵之机!”
大殿之上,只有诸葛端云一人的声音。镇国老将军蒙阔望了他一眼,眼里难掩的复杂之色。
此时,云麾将军云风亦站出来说道:“王爷所言甚是,微臣附议。”
殿上又是一阵沉默。谁都知道,皇上向来偏着端王爷的政见,如今端王爷请战,想必开战的可能性甚大。只是,若要开战,世家必定要出力,钱粮自不少说,族中子弟亦要投军历练。如今世家大族子弟成年皆可花钱捐个一官半职,不少武艺废驰者,骑马打猎尚可,战场杀敌岂非枉送性命?
群臣心里各自盘算,却无一人敢出声。此时,徐国公却站了出来,齐国公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喜意。毕竟如今徐家算是朝中最大的世族门阀,他想必也不会看着自己的钱粮如流水般往那边关送,若徐国公亦主和,加上自己的意思,两大世家的人反对,想必皇上定要思量一二。
“启奏皇上,臣亦赞成王爷之言。此战,当行。”
此话若晴天霹雳顿时炸响,齐国公不可思议地看了徐国公一眼,忙上前说道:“启奏皇上,战则伤民,况且国库……”
“成了,成了。”皇帝终是摆了摆手,笑道,“诸位爱卿拟个折子吧。若战,国库出多少银子,粮饷辎重可备多少,战事所用种种俱折以奏,或战或和,朕且思量。”
言罢,便退了朝,只是却留了诸葛端云到后殿议事。
诸葛端云入了后殿,略等了一会儿,诸葛锦旭才出来,果然已经换下了明黄的龙袍,穿了身大红暗龙纹的袍子,在宽敞的御座上懒洋洋地卧了下来,笑道:“皇叔坐吧。”
诸葛端云略微施了一礼,这才在太监搬来的大椅上坐了下来。
诸葛锦旭笑道:“那徐国公想必是急了。帝都衙门关了他那宝贝儿子也有半月了,他想必是想着在朝上助皇叔一把,卖个人情与皇叔,而后再求皇叔准他儿子出来,从军以将功补过。”
诸葛端云只略略颔首,说道:“皆如皇上所料。”徐国公今日助他请战,无疑损了其他两家的利益,战事若起,齐、林两家只怕会联合对付徐家。这三家本就有争世家首位之意,且自三家女子入宫起,皇帝独宠德妃,齐、林两家早有不满,若再加上今日早朝之事,两家定不会善罢甘休。再者,若起战事,世家必要遣族中壮年子弟从军历练。如今这些老派门阀里,哪还有个能执戟拉弓之人?功夫早就废在花街柳巷的美人乡里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生者不易,死个人倒是再简单不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