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气寒冷,我买了一件上千元的羽绒服。
主任心有灵犀,他说,他也想跟着我一起做生意,这几天很烦,生意不好,整天关门看《史记》,现在看到了《李广列传》。
放下了电话后,我仔细回想《李广列传》中的情节,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广在和匈奴作战中,受伤被俘,匈奴做成了一个网兜样的东西,将李广放在了两匹马的中间。李广苏醒过来后,突然起身,将一名匈奴推下马背,抢过一匹马,胜利逃脱。
主任的电话肯定是让我逃离传销窝点。
一个月后,我回到了报社,才听主任说,他有一次看到我阅读《史记》,便想起用《史记》中的故事来提醒我。其实他每一个电话的内容,都是报社领导决定的。而当初所给的2800元,也是报社支付的。
我当时很感动,我想起了一句古训:士为知己者死。
就在我紧张思索着怎么逃出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就看到那位老人被几名打手带进来了,他们说,老人逃到了火车站,被他们捉住了。
于是老人遭到了凌辱。
大志要求老人背靠墙壁站立着,每个人走过去抽打老人一个耳光,我看到一个女子首先走了上去,抬起手臂,在老人脸上撞击出嘹亮的脆响。老人很惊愕,用悲愤的眼光看着这个女子,这名女子说:“给你发财的机会,你还不珍惜。真是给脸不要脸。”这名女子就是老人的侄女。传销将亲情扼杀戕害到了如此地步,让人震惊万分,心痛万分。
因为有人逃离,他们加大了防范措施,他们夜晚将房门院门都上锁,夜晚上厕所也不被允许,而房门院门的钥匙,只有大志一个人装着。
我无法逃离。
在这个团伙里,我积极表现,一副想要争先进的模样,喊口号唱歌的时候,我的声音最大;开晨会培训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最前面,听得如痴如醉,该叫好的时候,就努力叫好,不该叫好的时候,也带头叫好。我的谄媚神情和动作,终于赢得了大志的赞赏。他夸奖我说:“你是我们团队的可用之才。”
我取得了大志的信任。有一天,大志对我说:“跟我去一趟,去火车站接一个人。”
又有一个人被他们拉进了这个肮脏的团伙中。我想,火车站人那么多,这次一定能够趁乱逃跑。
我先去了厕所,取出那本《培训资料》,放在了衣服下摆里,然后就跟着大志出发了。这次去接人的,除过大志和我,还有一个又黑又瘦的男子,而所接来的人,就是他邀约的。他的名字叫张浩。
我想,我肯定也又黑又瘦,因为我亲眼看到大学老师的身体是如何起变化的,这群人都是这样的体型。每天极度的营养不良,让这些人的身材都长成了豆芽菜。
来到村口,我看到村口和马路对面还是站着几个贼眉鼠眼的男子,他们有的在抽烟,有的散步,还有的装着在聊天。外人还以为他们是游手好闲的青年,而只有陷入传销的人,才知道他们的丑恶嘴脸。
大志拦住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将我们三个人径直拉到了火车站广场。在广场的一个电子牌下,我见到了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戴着近视眼镜,这就是他们邀约来的下线。
我紧张地向四面张望,寻找着逃跑的路线,然而,我看到栏杆旁、矮墙边都有一些看起来游手好闲的人,我无法断定这些人是不是传销团伙的人,而广场上看不到一名警察,我终于放弃了逃跑的打算。而且,我跑出去后,身无分文,又如果逃离这座城市?
我跟着他们坐上了出租车,知识分子被我和张浩夹在中间,大志坐在前排。大志依然在信口开河地吹嘘,他的吹嘘是为了让知识分子听的。知识分子果然很兴奋,他的手指激动地抖颤着,像手指下压着一只小老鼠,他说:“我以后也要在北京买房子。”
我暗自嘲笑说,你连个座便器都买不起,还想买房子。
出租车一直把我们拉到了距离村口百米远的地方,大志要下车,我知道,出租车的计价器马上就要变成8元钱了,这个即将在北京买房子的大款,为了少掏一元钱,愿意步行这百米的距离。
我们一下车,就听到一个男子在身后叫:“张浩。”声音短促急切,充满了愤怒。我扭头一看,看到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子跑过来。
张浩大惊失色,低头就向村口跑去。中年男子边追边喊:“我的女儿在哪里?我的女儿在哪里?”
张浩一言不发,神情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