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奢香夫人居里夫人(第3/3 页)
更何况经历了自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绵延不断的战争重创,事实上就连当初的汉长安城都已破败不堪
且随着关东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开始向东向南转移
这也使得关中地区作为中国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加的黯然失色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则是暂时松了口气,天幕中现在讲的是李唐。
按天幕的说法,其实李唐定都于长安的做法,不说错误,至少是存在问题的。
其面临的问题就是上述所说,以及漕运问题。
从洛阳到长安要经过一段极其湍流的河段,该河段会导致漕运的成本急剧攀升。
但朱元璋则觉得定都长安的策略没问题,此时天幕提及的问题不过是知道了后来的历史,以后来者的角度来批判这个决定,颇有些马后炮的意思。
长安近乎苛刻的缺粮问题是足以动摇统治的大问题,隋唐两朝的做法主要就是修筑大运河
通过漕运把粮食从关东和江南,经由洛阳运抵关中大运河,由此成为确保长安乃至于整个关中地区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而作为东粮西运的重要中转站,为确保从大运河运过来的粮食能够成功运到长安
洛阳在隋唐两朝得到了大力营建,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被赋予陪都的政治地位
通过洛阳隋唐朝廷得以将广大关东和江南地区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截流到关中和长安
而从大运河经洛阳入长安的漕运路线,要经过黄河三门峡段
黄河三门峡段风浪险急,据记载10艘漕船折损七八艘都是常事
同时从渭水进入长安的河道,由于日益严重的泥沙淤积,行船更加困难,甚至要边挖沙边行船
日益高昂的运输成本让唐廷开始思考定期迁都洛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中地区和长安日渐衰落的必然趋势,长安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立都的基础,而安史之乱则加剧了这一趋势
此后经济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
汉末南郡。
诸葛亮和庞统等人简直不敢相信,关中在后世竟然衰落了。
那可是八百里富庶之地、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啊!
而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转移,则是对应了小冰河期的气候变化。
可叹,盛极而衰。
之后的事,朱元璋已经知道了。
长安随着盛唐的逝去,辉煌也为之消散,确实比较可惜。
他对于长安其实是有些想法的,但此时也随之散去。
贞观年间,长安城。
长安城诸坊中不少文人雅士也为之嗟叹,这种感情极为复杂。
一方面天幕曾言及,汉唐作为古代王朝的巅峰,长安城的辉煌是引人注目的。
而另一边竟是盛极而衰,令人叹息不已。
真是时也,命也。
太极殿前,李世民沉重问策,唯有一片寂静以对。
房玄龄胡子扯掉一根又一根,怎么样才能保证人口流入的情况下,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解决这批人的居住、生活的问题呢?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