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1/4 页)
在学校里,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着实是学了不少。那可是比李靖等人多接触了一千多年的军事知识精华,秦慕白虽然从未上阵搏杀过,但理论知识还是很雄厚的。
因此,真正让秦慕白看好的,是“李靖门生”这块金字招牌!
在贞观大唐,乃至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李靖都是一名出色的军事统帅。在现今的贞观,提起李靖,家喻户晓——大唐的常胜将军!
若说秦叔宝是一马当先百夫莫敌的战神,那李靖就真是无可取代的军神!战神,只能在军神的麾下效力并永远矮他一头,这是秦叔宝自己都承认了的!
若是能够成为李靖的门生,无疑在大唐军方就有了立足之地——看看苏定方和侯君集就知道了,这两人谁不是现今威名赫赫的军中巨头?
“知人善用,举贤纳才,是应该的。”李道宗呵呵的笑道,“秦慕白,你天资不错,是一块可造之材。如若得遇名师,必成大器。你若愿意,我当从中撮合。皇帝与李靖那边,我都能说服。前提是,你诚心拜师专心学艺,并立志从此以护国安民忠君仕主为己任!”
“多谢王爷栽培!”秦慕白二话不说一口就应下了!
“那便是答应了?好嘛,哈哈!”李道宗爽朗的大笑数声,然后又突然伸手到嘴边嘘道,“好,我们不要吵了鱼了,不如晚宴时再聊吧!再多钓尾,晚上也好喝些鲜汤哪!”
众人呵呵的轻笑了几声,便不再言语了。
陈妍一直都安静的坐在秦慕白身边钓鱼,这时微然一笑递给他一个眼神,大有“果然不出所料,你们真的是意气相投”的意思。
秦慕白也回了她一个微笑,专心钓鱼了。
可他心中,却着实有几分激动!
想不到这一次来绛州,不过是和李恪一起对李道宗做了个“皆大欢喜”的顺水人情,便得了这样的好处!
记得父亲都不止一次的提过,要想在戎武一途有所成就,必学兵法!从军,其实与从仕是一样的。大唐讲究门第与出身,从军也是一样!能像他秦叔宝那样凭借血肉厮杀斩获一世功名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人在获得这些功名以前,都已经做了鬼。
拜名师,学兵法,抬高门第并能独挡一面立下功勋,方可出将入相!
如果真能拜入李靖门下学兵法……好处无穷!
“这算是李道宗给我的回报么?或者说,从此以后,我也算是正式的军方派系的人了?”秦慕白心中暗忖。
第145章 派系立场
第二天,方才是李道宗的生日。从清早起,果然有许多四州一带的官员将佐,从四面八方赶来给他贺寿。车马如流水络绎不绝。粗略估算一下,至少有百八十人。中午开宴的时候,从正厅到外堂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个大圈,当真是热闹非凡。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官员都没有带任何贺礼,显然是李道宗反复叮嘱了的。
秦慕白与褚遂良推辞不掉,被当作贵宾与李道宗同坐在了上席,甚为醒目。在座的人也都清楚秦、褚二人是皇帝近臣,受到这样的礼遇也没什么值得他们嫉妒的。再者,这些地方官员也都有意在钦差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若能结交则是再好不过。京城有人好做官,大家都明白这样的道理。
一场酒宴持续了若长的时间,秦慕白和褚遂良被官员们频频敬酒,已是有些醉意阑珊。酒至半酣时,李道宗拿着一杯酒走到堂中,大家都当是他又要来劝酒或是行酒令,因此纷纷起身举杯来。
“本王贱辰,得蒙诸位同僚不弃特意前来相贺,本王不甚感激。”李道宗气度很大方,面带微笑声如洪钟的道,“其实本王知道,此刻诸们同僚当中有不少人,在为一个问题而纳闷。那就是,本王为何反复重申今日不收贺礼。大家也都知道,本王这一生别无所爱,就爱钱财。而且既不为挥霍也不为享受,专为留给子孙,以免子孙将来不善经营,流落街头衣食无靠。”
听了李道宗这一番开场白,众人这才打起一点精神:要说正题了。接下他想要说的,恐怕才是他今日生辰之宴的主题!
“前几天本王进了一趟京城,与皇帝陛下叙谈一番,听了圣上一翻教诲,幡然醒悟。”李道宗举起酒杯遥遥的对北方拜了一拜,说道,“圣上说,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养子胜我,有钱何用?养子不肖,要钱又有何用?——我当时真是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这个道理。陛下不愧是千古圣君,随口一言皆是一针见血直刺要害。想想本王这些年来做的事情,那的确是迂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