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页)
纪演什么样的角色,特别是女演员,容颜不在,再去演《烟雨蒙蒙》估摸也没人看了。现在的归雅蕾,能收能放,锋芒不外露。不像青年时候演的那么彪,肢体动作幅度那么大,表情不会总是摆出大特写给镜头拍。就是淡淡的,配合着对白,用眼神,用语气的变化,细微的动作去展示人物的内心变化。
这是戏剧生活化的一种回归,让观众看到的就是生活,也是演员自身沉淀之后自然的表现。当然,历史剧,正剧可以这么拍,偶像剧这么演没人看的。偶像剧要的是更激烈的戏剧冲突,是人物大起大落的变化状态,前一秒笑,后一秒哭的,这样观众看着才开心。偶像剧是零食,喜欢吃的每天都吃,历史剧是大餐,天天吃会噎着。
赵丹峰就站在曾年平后边看着,李绍红的御用摄影师,当然,也是自己老公。为什么不沾监视器后边,当然是因为赵丹峰想学学曾年平的美学思想。看看从名摄影的角度,是如何理解这部剧,以及演员对于镜头的理解。
这是个很深奥的学问,几乎是演员一辈子都在琢磨的东西。导演,摄影,演员,三者像一个循环,彼此理解彼此关于剧本的认识。一部戏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理解之中,最终妥协完成。即便是再独裁的导演,也得考虑后两者的想法,不然画面是会有缺陷的。人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完全体现导演思想,互相让步是必须的。
当然,现在拍的是电视剧,并不是电影,不赶进度慢慢磨戏,那是李小晚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所以电视剧难出精品呢,拍的快两天一集,想精雕细琢,对不起,投资方拖不起。也就只有央视这样背靠大树的制作单位,有那精力搞精品,人家不担心卖不出去啊,自己制作自己播,有本事你别看。
所以大部分时候,曾年平还是很彻底的贯彻了老婆立下的分镜头剧本场景。两个老戏骨,归雅蕾和李志与的戏进度很不错。这两人遇一起,也不知道是归雅蕾名头太响还是老李谦让,总之赵丹峰总是觉得在气场上,归雅蕾压了老李一头。倒是也符合女皇强势的个性,不过李导啊,您在这两位身上倒是遵从历史了。
扭头在我这,又是加小姨子,又加儿子,好端端一个驸马,别弄成一个感情上懦弱,寡断的渣男。不过这种角色演起来倒是过瘾,比那些个高大上模式化的形象艺术创造力上,多了很多可塑性。
ps:今天《大话西游》重新上映,没在电影院看过的不要再错过了~不是打广告啊…
第二百八十五章大凯子
总的来说赵丹峰对自己这个角色在剧中的表现还是满意的,虽然这人物摆在正剧历史里,那真是没什么可说的,好在《大明宫词》也算是改编剧了。这样算起来,最遗憾的是自己演了薛绍,张易之没演成。两个人物虽然按照上辈子的历史,应该是赵文轩一个人演的。但显然两个人演更合适,本来就是两个独立的人物嘛。
思来想去,李绍红没让自己演张易之有两原因。一来是当时没考虑一人分饰两角这事,赵丹峰这角儿定的多早,都快一年前的事了,那会儿李绍红也没那么完整的设定。二来赵丹峰算起来片酬还是便宜的,一年前的片酬,也就比一般中戏学生贵一点而已,这样算起来再请赵文轩来演张易之,因为集数少了成本还不高。起码比单请赵文轩一人两角出场几十集来的成本低多了,怎么算都是赚的。
这样想下来,也就没什么想不通的,现阶段让赵丹峰一人分饰两角,自己信心都不是那么足。想着事儿,脑袋反应就没那么快,一个不留神,就入镜了。这一入镜自然就得卡,穿帮了。李绍红没好气的看着赵丹峰,“滚过来!”
赵丹峰跟各位说着抱歉,缩缩脑袋小跑到李绍红身后站着,所幸李绍红宣布休息十分钟。大家也都没绷着,抓紧一切时间调整一下状态。没见着两位主演都站一边扇扇子一边对台词呢,这才是专业。
颇有自知之明的赵丹峰凑到李绍红身边,知道李绍红是要跟自己训话才喊了十分钟休息。“红姐?”赵丹峰说着。偶然站位不好。出现在镜头里。在群戏里自然是挺招人恨的一件事。在文戏里,这事儿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也就多费几句吐沫星子的事。所以赵丹峰也没特别放在心上,知道李绍红要找自己也不会是因为这事儿。
“走,咱们到旁边说话。”李绍红带着赵丹峰走出几步,自然旁边的人都很知趣的退到二十米开外,开玩笑,没瞅着这是导演要开小窗口私聊的节奏。
赵丹峰琢磨呢。这是什么意思,正挠头呢,李绍红笑了笑,“红姐也不跟你绕弯子,咱们这部戏现在预算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