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4 页)
。除一周,定行二百十八度,度余二万六千三百一
十三。合二百九十一日,日余三万八千一百二十六,行星亦如之。
水星:
初与日合,伏,十四日,日余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五,行三十度,度余三万七
千一百一十五,夕见西方。从,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三日行二十九度迟,日
行二十分,八日行六度二十二分。留,二日。迟,日行十一分,二日退二十二分,
夕伏西方。伏八日,退八度,而与日合。又八日退八度,晨见东方。逆,日行十
一分,二日。留,二日。从,迟,日行二十分,八日。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
三日。晨伏东方,日度余如初。一终百一十五日,日余三万四千七百三十九,行
星如之。一合五十七日,日余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五,行星亦如之。
上元之岁,岁在甲子,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五星聚于虚度之初,阴阳
迟疾亦自此始。
梁武帝天监三年,冲之子�恒上疏,论何承天历乖谬不可用。九年正月,诏
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因梁,亦用祖冲之历。至辽,圣宗以贾俊
所进新历,因宋《大明》旧号行之。金曰《重修大明历》。传至皇元亦曰《重修
大明历》。及改《授时历》,别立司天监存肄之,每岁甲子冬至重修其法。书在
太史院,禁莫得闻。
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
◎历象志中
○闰考
月度不足,是生朔虚;天行有余,是为气盈。盈虚相悬,岁月乃牉,积
牉而差,寒暑互易,百谷不成,庶政不明。圣人验以斗柄,准以岁星,爰立
闰法,信治百官。是故闰正而月正,月正而岁正。岁月即正,颁令考绩,无有不
时。国史正岁年以叙事,莫重于此。辽始征历梁、唐。入晋之后,奄有帝制,
《乙未》、《大明》,历法再变。穆宗应历六年,周用显德《钦天历》;十年,
宋用建隆《应天历》。景宗乾亨四年,宋用《乾元历》。圣宗统和十九年,宋用
《仪天历》;太平元年,宋用《崇天历》。道宗清宁十年,宋用《明天历》;大
康元年,宋用《奉元历》;大安七年,宋用《观天历》。天祚皇帝乾统六年,宋
用《纪元历》。五代历三变,宋凡八变,辽终始再变。历法不齐,故定朔置闰,
时有不同,览者惑焉。作《闰考》。
(表略)
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历象志下
○朔考
古者太史掌正岁年以叙事,国史以事系日,以日、月、时系年。时月不正,
则叙事不一。故二史合为一官,颁历授时,必大一统。辽、汉、周、宋,俱行夏
时,各自为历。国史闰朔,颇有异同。辽初用《乙未元历》,本何承天《元嘉历》
法,后用《大明历》,本祖冲之《甲子元历》法。承天日食晦朏,一章必七闰;
冲之日食必朔,或四年一闰。用《乙未历》,汉、周多同;用《大明历》,则间
与宋异。 国史叙事,甲子不殊,闰朔多异,以此故也。耶律俨《纪》以《大明》
法追正《乙未》月朔,又与陈大任《纪》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