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重回阳城(第2/11 页)
看到桌上放两张纸币,拿起来一看,是一张一百美元,一张鬼子的钱,也是一百円。
“姐,你起来了。”苏阳问了一句。其实李梅坐起来时就惊醒他了,只是他没动,免得两人尴尬。
李梅问:“这两张钱是哪来的?”
“我捡的。”苏阳扯谎说,“姐,你认得是什么钱?”
李梅说:“在军区培训时学过,一张是美元,一张是日元。”
苏阳又问:“值钱吗?”
“美元当然值钱,现在黑市一美元能换两三个大洋,这是一百美元,能换两百多个大洋。日円也值钱,就你杀的大佐一个月才三百五十円左右,一个普通士兵一个月才六円左右。”李梅想了想又说:“不过这种钱咱们只能到银行换成法币花。有些店也收美元,只是收的价低。日円只能在日本的商店、饭店用。别的店没人要。”
“哦!”苏阳心一惊,他有两沓美元,也就是两万,能换五万多个大洋。日元说不定就有用。每人每月花十个大洋,每年一百二十个大洋,他的钱能养五百个人一年绰绰有余,他心里有底了。
李梅见他没说话:“你想什么呐。”
苏阳笑了笑。他的底是不会给李梅露的,李梅一旦知道,说不定哪天就都给根据地或其他党组织了,大家都缺钱,很缺,他这点钱富不了大家,但却能帮他拉起一支抗日队伍。他说:“姐,这两张钱就给你了。”
李梅不加考虑的说:“我不要。”
“为什么?”
“你捡的就是你的,我凭什么要。”
“你是我姐,我的就是你的。”
“少来。以后我们是革命同志,再不要姐姐弟弟哥哥妹妹了。”李梅又认真的说:“如果你把它捐给抗日工作,我可以收下,花在该花的地方。”
“捐!捐!”苏阳无奈地说。
李梅才把钱收了。吃过饭,李梅在裁缝铺,苏阳去联络,到西关大街县邮政局一个邮箱后的砖缝,苏阳根据情报要求,周围无人注意时,伸手进去摸了摸,什么也没有。他返回时,见一根电线杆子上贴着一则房屋出售广告,房子在永安路73号,价格面议,有意向者,请到西关大街56号阳城县照相馆。苏阳立刻想到住在裁缝铺的尴尬,而且,他不出来不觉得,他一出来就觉得留李梅一个人有危险。毕竟出过事,特务知道。于是,他顺着西关大街继续往前走了几百米,找到照相馆。苏阳一进门,柜台前的年轻伙计忙问:“先生,你要照相?”
苏阳说:“不,我看到你们出售房子的广告了,所以来问问。”
“二叔。”年轻伙计朝里间喊了一声,说:“有来买房子的。”
“你好你好!”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从里间出来,上身一件对襟秋衣,下身一件裙裤,点着头,与苏阳握手,说:“鄙人姓崔,名子浩。请问先生想买房子。”
“对。”苏阳被他的礼貌搞得有点不自在,问:“可以先看看房子吗?”
“可以可以!”崔子浩一伸手,说:“请!”
苏阳便跟着他走了一节西关大街,拐进一个胡同,径直到永安路,往西走,二十几分钟便到了。永安路很窄,两边大部分都是宅子,零星几家店铺,73号在路北,是一套很精致的院落,两米的砖围墙,厚实的院门楼,大门板也厚实严密,正面是三间大瓦房,中间是客厅,两侧是卧室,院西边是一间厨房,一间柴房,东边是一间客房,南边门楼边是冲水厕所,这一片的房子都是用的街上的公共厕所,在院里设厕所,就要用冲水的,旱厕臭的没法住。家里原来的床,沙发,桌椅都有,八成新。特别是西卧室墙角的衣柜移开,有一块厚实的木板盖,拉开木板盖,出现向下的楼梯。
“这是一个逃生通道,通柴房,柴房有门通往后街。”崔子浩说。
“柴房就在院里,可直接逃生,再做这么个通道不多余?”苏阳问。
“当然不多余。”崔子浩又领苏阳到地下通道。通道长有二十来米,用青砖起的拱,高有一米八,能直起腰走,宽有一米二,用青砖铺地,做的都很规矩整洁,崔子浩停在通道中间,问:“你发现这里有什么秘密吗?”
苏阳意识到通道两侧的墙有猫腻,可看了一遍没发现什么,摇了摇头。
崔子浩在东侧墙壁上有一米五高砖缝里钉着的象挂东西砸进墙里的大钉帽上按了一下,就听“啪嗒!”一声,弹开一扇门,门上镶着砖,和墙上的砖严丝合缝。这真是用心了。两人低头进了门,里面像西北的窑洞一样,青砖拱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