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当员工知道是用什么评估指标评定自己的绩效,以及自己的工作目标具体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努力地工作。而当员工受到鼓励去完成一个更高的目标时,员工就会越发感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效率。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68节:第9章步入正轨(6)
说到做到
如果你在新员工上岗引导活动中强调过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所践行的最佳做法,那么就应该在新员工上岗引导活动结束后树立一些模范榜样,例如主管或导师的行为,以及通过内部沟通,例如员工内刊和企业的局域网,在接下来月复一月的工作中一一地这样做,以便让新员工真切地看到。要持续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将企业的价值观表达清楚,例如,尊重同事、高质量服务的承诺以及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什么容易做什么,怎么方便怎么做,不要让这一承诺只停留在口头,要让它成为入职第一天所立的信誓,并且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充分体现出来。
通过导师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帮助新员工顺利度过刚入职的头几个月,有种做法叫做导师计划,如今这项计划已越来越普遍。通过给新员工安排合适的导师——那些指导新员工上岗、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从而使新员工获得颇有价值的、实际的经验和技能,这些经验和技能是他们在课堂上和车间里很难学到的。
这种导师关系对于新员工入职活动非常关键,这种关系不仅在新员工刚刚进入企业时帮助他们度过前期的适应阶段,并会延续到日后的工作中。这种关系也大大推动了入职活动的其他环节的进行,帮助填补那些即使是最周密计划也难免有一疏的空隙。毕竟新员工在入职期间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即使你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适应企业的文化,还是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内容需要做深入的解释。而一个导师带一个新员工,双方可以探讨一些“非正式”的话题,这种做法是在一般的上下级关系或新员工同其直属主管之间所达不到的。
这种一帮一的导师计划使得新员工能够迅速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导师能告诉新员工入门的技巧,为他们指点迷津,将新员工介绍给其他办公区域的成员,并且充当咨询人,新员工的思想、主意和顾虑在这里都能找到回声。良好的师徒关系还能够孕育一种文化,向新员工展示一种开放式办公环境,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人们经常互通知识上的有无,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共同致力于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
但是,请你谨记,导师计划不是单行线。并非只有新员工收益,充当导师角色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例如,在扮演导师角色的过程中,即使是一位长期以来一贯表现卓越的员工也能将自身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而且,新员工常常能迸发出新鲜活跃的思维,反过来会影响那些资深的老员工。
而在招聘和人才保留方面,导师计划同时也是很有价值的工具。在许多候选人的眼里,评判一家企业是否是自己理想的雇主,企业是否开展正规的导师计划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企业开展导师计划,说明该企业专注于全体员工的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候选人来说极具诱惑。
导师不同于主管。导师一般不会监督员工日常的工作表现。导师最重要的职能是在新员工刚刚进入企业大门的初期为新员工提供额外的支持,帮助新员工顺利度过适应期(而且,这种师徒关系常常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有时候,你还会听到另外一个代替导师计划的术语,教练计划。在HR领域,这二者之间的意思虽不同,但有关联。一般说来,教练计划往往更侧重于情境方面的指导,可以是新员工和新员工之间,也可以是培训师和新员工之间。教练,可以是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以是从企业外部聘请的,帮助新员工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取得进步。而导师计划一般意味着一种更长期的关系,经常发生在一名企业高级主管或经验丰富的经理与缺乏经验的员工之间,这些高级主管和经理对企业的整体构架、政策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导师计划通常是一种一对一的帮助关系。
要想使导师计划实现更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导师的选择,要选择那些脾气适合这种指导工作的导师。导师不一定是企业的高级经理。但是,他们在性格上应该有耐心,乐于助人,喜欢倾听他人的想法,愿意与他人共享知识。
◇欢◇迎◇访◇问◇。◇
第69节:第9章步入正轨(7)
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