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页)
占据象雄之地,为象雄王复国,然后他可以在象雄王的土地之上,自在的弘扬佛法。
这本是他心中的奢望,而如今安西军却要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他本是汉僧,自然忠于大唐。马璘要求他发誓永远忠于天子,他很愉快的就答应了。
他的孩子将成为象雄王,一个有着一半汉人血统的象雄王。虽然只是象征性的,空见却不在乎。对于他而言,孩子远没有弘扬佛法来得重要。
至于马璘所说的象雄故地乃苯教根深蒂固之所在,象雄王残余族人改信了佛祖,象雄故地的羌人却未必肯信,空见并不在乎。
苯教徒又不是胡大的信徒,远没有那么虔诚,他在长安学过太多的手段,对于佛法在高原上的传扬极为自信。
“总有一天,吐蕃人都会匍匐在佛祖的座下。而那个时候,我也会被记载在史册之中了。”空见勉强抬起头来看着山口,心中想着。
……
注:象雄,也作羊同,地望为今日之阿里地区以及拉达克一代。
第一百零六章卑微的象雄王族
跳荡是一个谦卑的人,对于自己的作品并无绝对的信心,开书以来有这么多朋友支持跳荡,心中实在感激不尽。感谢我的编辑,感谢收藏本书的所有朋友,感谢投票给我的朋友,打赏给我的朋友。无以为谢,唯有更加努力认真,希望能写出一个不错的故事。
感谢书友章根硕的慷慨打赏,拜谢了。
……
十几名亲兵被派进山里去迎象雄王族,马璘带着众人在山口等了一天多的时间,几百名羌人才从里面走了出来。
羌人下山花了三天多的时日,相比从冰达坂下往下走的时候少了百余人,都是死在了路途之上。即便是身体强壮的羌人,没有了族中男丁,便是走一趟山道也这么艰难。
不知道下山之后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羌人妇孺们都是一脸的悲伤与绝望,待到她们看到了山口外的几百名杀气腾腾的安西军骑士,更是显得极为紧张。
空见拍打着战马走了出去,到了羌人们的中间,羌人们见到了空见,立马就有了主心骨一般,快速的把空见围拢在中间。
断了一条手臂的羌人族长李贡布骑在牦牛背上,和空见用官话快速的交谈着。听完了空见的话,李贡布的脸上现出惊喜之色。
三日前在冰达坂之下,是他命令族人向安西军发起攻击,想要为族人求得一条生路,先发起攻击的是他自己,如今族中男丁几乎伤亡殆尽,他并不痛恨安西军。
自己实力不济,失败了根本没有资格抱怨。
复兴象雄王国,是家族一代代人的心愿。当初他去安西都护盖嘉运麾下当译人,就是想抱上安西军这根大腿。后来他找到机会接近盖嘉运之后,表明象雄王族的身份请求内附,愿意作为大唐藩属,却被盖嘉运直接给拒绝了。
安西都护盖嘉运的理由很简单,吐蕃和大唐是甥舅之亲,虽然偶有摩擦,却都是家人之间的小事,大唐不可能保护一个外甥家的仇人。不过李贡布心里很明白,这不过是个借口。
安西军的存在,本就是为了遏制吐蕃,百余年间四镇数度易手,安西军和吐蕃乃是血海深仇。安西军的敌人和象雄王族的敌人一样,都是吐蕃人。盖嘉运之所以拒绝象雄王族的内附,唯一的原因就是象雄王族太过弱小。一个只有千余人的小小部落,隐藏在于阗南山不敢露面,这样的实力安西都护哪能看在眼里。
身份显露之后,盖嘉运便不容他在安西军中充当译人了,他这才回到部族之中,成为了部族的主人。
原本以为此生已经复国无望,没想到如今却迎来了这样的机会。明知道安西军的鱼饵有剧毒,他还是要毫不犹豫的吞下去。只要能够复国,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付出。
当初他找盖嘉运请求内附,本来已经准备接受大唐最苛刻的条件,盖嘉运却根本不理会他。现在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无论如何都要一试。只要能复国,受唐人摆布当提线木偶也在所不惜。
李贡布让人把他从牦牛背上搀下来,快步走到了安西军面前打量了一下,立马知道那位是为首主将,在马璘的面前纳头便拜,连连叩首道:“老汉李贡布,曾为盖嘉运都护帐下译语人,拜见将军大人。”
马璘大刺刺的受了他三拜,这才笑着说道:“老军请起,盖嘉运都护在安西时,某尚未来安西,不知老军乃是军中前辈,之前多有得罪,老军不要放在心上,哈哈。”
李贡布不肯起身,伏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