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高芊芊忽地眼圈一红,几乎要哭了出来:“那你今天还那样对我!”
马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轻轻拍了拍高芊芊的肩膀。这一下更是不成了,高芊芊的泪水立刻便是流了下来。
前世最见不了的便是女人流泪,看起来今生也没多大改变。马璘在心里对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道一声“对不住了”,轻轻把高芊芊拥入怀中。
龟兹边塞之地,民风最是豪放,青年男女当街相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行人见此,都是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可是看到这两人是谁之时,人们却都是忙不迭的收回目光,离这两人远远的。
只是流言却已经开始在私下里滋生,谁也不能挡住了。
……
马璘在龟兹城里没有置办住宅,在安西时除了征战,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城外的田庄里。这次回到安西,那些安西宿将们似乎都不愿见他,他也懒得理会这些人,所以直接带着高芊芊便出城而去。
在马璘原来生活的那个时代,龟兹故国一带被称为阿克苏,是天山雪水滋润出来的一片肥沃的绿洲,有着“塞外江南”的美誉。这里一年之内无霜期最多能达到二百六十天,土地封冻最短的年份只有两个月,是新疆地区一块难得的宝地。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马璘曾经多次到过这里,在汉唐残碑前留下过太多的感慨。他实在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竟然是会以这种形式踏上这片土地。
这时是千年以前,不过看起来和千年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滋润阿克苏的塔里木河水依然清澈,只是这时还不叫塔里木河,而是叫思浑河。马璘的小小田庄,便是在思浑河畔,隐藏在龟兹城外的胡杨红柳丛中。
这个年代的龟兹比千年后要更冷一些,眼下已经是汉历二月,要是放在千年后土壤早已解冻,而现在这里却还是颇为寒冷,放眼望去残雪遍地。
在这个时代,虽然有着大批的汉军进驻,思浑河两岸土地开发的还极为有限。
安西距离关中路途遥远,驻军粮食上主要靠军屯自给自足。龟兹镇有军屯二十屯,每屯垦田五十顷,也就是五千亩,二十屯也就是十万亩。这十万亩是大都护府登记在册的田地数量,除此之外,边军将领们在思浑河沿岸还开拓了大大小小的田庄,这些田庄的田地并不计入都护府的田地记录。粗略估计,这部分田地也是有十万亩左右。
这些田地加起来,也与后世龟兹一带的田地数量依然差得很远。龟兹一带不缺乏可供开垦的田地,缺的乃是人手。这里的田地再肥沃,也无法和中原相比,汉民们讲究安土重迁,除非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否则谁也不肯背井离乡迁徙到这等地方。
耕种军屯土地的,原先是戍边府兵,后来府兵制崩坏,改以长征健儿戍边之后,便是由健儿和健儿的家人耕种,土地房屋都是都护府供给,缴纳部分产出入府库。
而私人田庄的土地,则是由招募而来的汉人流民耕种。并非是所有汉民都有胆量加入边军,这样的流民在安西也不是少数。
马璘的田庄距离龟兹城不到十里,建在思浑河的一个河湾地带。田庄有千余亩土地,其中一半以上是泽田(水田)。
这个比例在周围的田庄里算是高的了,这自然是七伯这几年辛苦的结果,原先买下这片土地的时候,可是大部分都是黑盐田,根本无法耕种。
对于汉民而言,土地总是最重要的,这个观念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上至天子公顷,下至黔首白丁皆是如此。所以往往一块田地的价格达到土地上一年产出的几百倍,人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正因为如此,边军将领们都会想方设法弄一块田庄,虽然这些田庄种起来极为费力,甚至是入不敷出,可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而作为赏赐,土地永远是最受欢迎的。
有了土地,才是家园。
马璘和高芊芊策马而行,很快就追上了段秀实和杜环他们的大队人马。马勇去传达了马璘的命令后,他们立刻就出城了。由于他们护送着大量的战马骆驼还有大批的各种财富,根本就走不快,这才被二人轻松追上。
见到这么多东西,知道都是要送到马家庄子里的,高芊芊立马便是大声欢呼起来。
马勇是个嘴快的,早已告诉段秀实和杜环这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段秀实见二人神态亲昵,知道马勇所言非虚,未免有些替高芊芊可惜。高芊芊也算是奇女子,却是嫁给马璘这个浪荡子,要知道马璘家里现在可还养着几十个侍妾,大半都是胡女。这样的人,怎么也算不上良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