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咦,你想干农业啊? ”他十分惊讶。
“有人干农业。”女儿神秘地莞尔一笑。
“谁? ”
“赵友海。”
“他是谁? ”
“我的一面之交的朋友,红烽乡的农民小伙。”
“送给他的? ”
“有机会去红烽,算作‘第二次握手’的见面礼吧! ”
方力元点点头。
“赵友海? ”他自言自语,因为这个名字和红烽联系到一块儿,方力元不免格外注意,咀嚼着,思索着。
“对,是赵友海。爸,你认识? ”
“不,不认识。”
“好后生,农村中的佼佼者。可惜,长在农村,要不,早成名牌大学的人物了! ”女儿赞不绝口,好像深有了解,根本不是“一面之交”。
“哦? ”方力元点点头,“农村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从前是,将来是……我知道。”
“爸,有切身体会吗? ”
“体会? 不必吧,事实不是摆在那儿吗? ”他向女儿含蓄地笑了笑。
芨芨滩的青草气息,只有他品味得到。女儿不可能闻到它。那是只属于他和刘改芸的。
在京期间,方力元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值得回味的事,那就是在一个炎热的晚上,爷儿俩都无法入睡,就在有爬山虎遮阴的阳台上乘凉,闲话。
繁华的京都,淹没在灯光的海洋中,昼夜不息的喧闹清晰可闻。
空气中弥漫着风吹不散雨淋不去的机动车的尾气。
这是大城市的气味。
茶几上摆着切开的西瓜,父亲咬口瓜,品咂着说,“力元呀,从离开河套,我再没吃过那么沙那么甜的西瓜! ”
“黄河水养活大的瓜啊! ”方力元以内行的口吻说,“爸,有机会,我叫人捎点来。”
“千万别,那不是豆腐得下肉价钱了? ”离休干部连忙阻止儿子,“人这种动物真是怪。如今山珍海味吃得不稀罕了,力元,你猜爸想吃啥? ”
“不能是龙肝凤胆哇? ”
老爷子微笑着摇头:“那东西不说没有,就是真摆上来,我也没胃口。”
“那,爸,你对什么有兴趣啊? ”
“山药蛋。”
“啊? ”
“炉子里烤的山药蛋。”
“真的? ”
“真的。退下来以后,从前的事都慢慢回忆起来。不知哪股筋抽的,偏偏忘不了那顿早点。”
“早点? ”儿子更加莫名其妙。
“是啊,烤得又香又甜,一掰开,冲出一团热气,真好吃啊! 河套的山药蛋比鸡蛋还有营养哩! ”
“河套? ”方力元几乎没听父亲谈过自己的经历,小时候他听不懂,长大了又没机会了。在他的印象中,父亲那辈的人,不论干出惊天动地还是翻江倒海的大事,都守口如瓶,从不夸耀,更不懂得当成资本大做广告。
“芨芨滩。”父亲沉浸在往事中。
“芨芨滩? ”
“对! 早就不叫那个名字了吧? ”
“不,现在,好像又有人那样称呼了。”
“是啊,世事沧桑,早就人是物非了。”老人感慨不已。
“爸,”方力元试探地说,“你在芨芨滩干得长吗? ”
“就一个土改。那地方从前没什么人,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我记得,划了一个地主。”
“就一个? ”方力元的心都吊到嗓子眼上。
“就一个。”
“谁? ”
“刘,刘什么呀,我都记不清了。”
“他,是,刘玉计哇? ”
方力元的心流出了泪水。
“噢,对对,就是他! 好像,还有点文化,在那会儿,真可谓麟角凤毛,是个稀罕罕。”
“你的山药蛋……”
“就是在他家吃的。”
“他家? ”
“是他家,唉,当时……”方化天支吾起来。
方力元的眼前飘过一团乌云,把他层层包围住,他仿佛又听见水汇川向他吼叫:“那叫甚球地主? ”
方力元觉得自己的话带上了哭腔:“爸,你觉得,刘玉计当时的成分划得准吗? ”
“看你说的,咋不准? ”方化天毫不犹豫,“当然了,根据政治生活的需要,现在他们也成了公民一分子。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