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2/4 页)
房产商来说,无论是材料供应商还是那些建筑包工头都是属于弱势群体,但是韩易觉得他们实际上就是房产开发的基石,如果没有了他们,哪怕你房产商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玩不转,没人帮你造房子,你还玩个屁啊!因此,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非常必要。
另外,韩易还把C幢二楼的两套大房子用嘉义地产的名义买下,中间打通,变成了一个足有四百来平方的整体,这也成了嘉义地产在松台第一个名义上的办事处。
购买办事处是韩易早就计划中的事,一来可以把利润转化为公司不动产,减少税赋;二来嘉义地产在松台大酒店打了这么久的游击,也确实需要一个自己固定的根据地了。毕竟嘉义地产不是抱着来松台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至少在大学城项目还没有完全落成之前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由于时间紧促,新办事处并没有进行大肆装修,只是在原有的毛胚基础上简单地做了一些装饰,铺上了地板,墙壁粉刷一新,然后添置了必要的办公桌椅用品和空调饮水机之类的生活用品。
新办事处的格局和布置本着一切从简实用的原则,并没有分开太细,只是隔离出了总经理室、营销部、市场部、工程部和后勤部等几个部门,其中工程部和后勤部因为工作关系,还是合在一起办事的。另外还有一间休息室和茶水间,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小型会议室,有了自己的会议室,就再也不用跑来跑去地租用松台大酒店的会议室了。
“韩易,北区的两块地我已经安排了人去打试压桩,相信几天后具体数据就能出来,然后就可以开始工程设计了。另外我也让人开始准备相关的资料,就等着工程设计和图纸一出来,就向国土和城建递交建造申请。”在嘉义地产新的办公室里,
韩易听到金大牙的话,沉思了一会,也点了点头。
确实,借着大学城建设的东风,北区的两块地也到了一个开工建设的好时机。不过
韩易想了想,对金大牙说道:“金大哥,我还是觉得,我们这两块地开工的时间要往后稍微再拖上那么一拖。”
“拖上一拖?”金大牙有些不明白韩易话里的意思。
“是!”韩易点了点头,思忖道:“我觉得开工的时间要比他们慢上那么个几个月嗯!最好是半年左右,那就差不多了。”
“半年,你的意思是”
韩易微笑了一下,说道:“我们既然是要借势,左右也是借,那就干脆借得多一点。你看,现在这北区的地方,还是一块空地,没路没水没电,可以说是三无产品。但是大学城只要一开工,那个情况又不同了,他们要规范建设,这路要先造起来,还有这水电要通起来吧!呵呵,那我们就等着他们先全部搞定了,坐收其成就好,也省得我们自己多费力气了。”
金大牙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韩易说道:“我怎么说来着,你小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奸商,连这点便宜都要占!哈哈,不过我喜欢。好,就听你的,我们慢慢来,反正基建审批什么的也要花一段时间,那就给它来个慢工出细活。”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一张白纸上涂画,无疑是最为容易不过的事情,因为没有约束,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同理,在一块完全空旷的土地上搞规划和城建,也是最省心的事情,不说别的,至少可以免去拆迁的麻烦。
松台大学城建好之后,预计各大高校的师生入住将达到六万人以上,这相当于三四个普通城镇的常住人口,不仅如此,还有围绕大学城衍生出来的商机,将吸引大量的商家入驻大学城,总人口可能会达到八万至十万人,这已经达到了一个卫星城人口的标准。
先不提大学城建好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单单就目前大学城建设项目所投入的巨量资金,就可以让所有人眼红了。松台大学城先期总投入金额为20亿之巨,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就这么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能吞下去多少,取决于各人的后台、手段和眼光。
不过韩易心知,要再建一个新城,并不是说简单地建个几十幢房子,弄几条街道就可以。在这一点上,相信中海市政府和松台区政府都有一定的认识。松台大学城的建设,将对新城区以及周边土地的升值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般的来说,新城镇开发,都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商品住宅开发结合起来,用四到五年的时间里,将其打造为成熟的社区。
大学城的建立,是要以此来吸引各种高级人才入驻的集中地,想吸引人气,必要的银行、邮局、酒店、幼儿园、中小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