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页)
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家对朝廷有二心,必然有人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醋加油,制造冤案,恐怕到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少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善于预见未来,更善于把握幸运和荣宠,深谙中正平和处变不惊的明哲保身道理,所以贵为唐朝重臣。他带兵向来以宽厚著称,对人也很宽容。在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敢。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放下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所以屡黜屡起,国家不能没有他。
他与监军太监鱼朝恩的恩怨,在当时的政治态势上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恩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当时朝野人士都以为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带兵打仗,也没能禁止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现在我父亲的坟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别人。”这也充分地显示了郭子仪的大将气度。
下面再说一说老子的“领导艺术”,作为商人应从中懂得进退取舍的技巧。
大思想家老子认为人类如果去除邪恶,回复本性,学会进退取舍,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就可以实现,万物之间就可以达到最和谐的程度。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单纯的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说,什么都放任自流,仿佛一盘散沙,这样达不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真正的无为而治,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为于无为之中,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就是做事的辩证法。
商人要学会既限制下属的自由意志,又让下属丝毫感觉不出来,这样就能形成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共处,让大家在和睦的气氛中达成努力工作、同舟共济的共识,朝着既定的目标共同奋斗。
成功的商人应当处无为之境地,应顺应自然,行无为之教,因势利导来治理民众,太多的法律条文、管理规则并不见得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安守本分,要学会取舍之道。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商人应当注意成事的方法,不露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这即是“无为而治”的根本所在。商人要学习老子的领导艺术,并从中得到启发;在实践中要努力体会这种由无为到有为的奥妙之处;善行无辙迹,商人要注意不露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
曾国藩曾经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得强矫。争名逐利,就得谦退。”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研究老子的思想很深,他一生为人处事信仰老子的观念,却不言谈老子的思想。因此虽居在功名富贵的最高处,却能全名而归,全身而终。
人际关系中暂时的忍让吃亏,可以获得长远的利益,如同跳高,退得远,可跳得更高。关键是要不露声色地迎合对方需要,即以对方的利益为重,又为自己的利益开道。
1959年10月15日夜,密特朗(法国议会议员)在巴黎天文台公园遭到一伙人开枪袭击。这就是当时极为轰动的天文台公园事件。新闻界和几乎所有的左翼组织都行动起来,慰问密特朗,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但事隔不久,10月22日,凶手佩斯盖突然露面,并申明这是一次应密特朗本人要求而策划的行动。转眼间,密特朗从一个无辜的被害者变成了骗人的肇事者。一时间乌云压顶,谩骂声、讥笑声、责问声像狂风暴雨般向密特朗袭来。在任总理米歇尔·德勃雷为此建议取消密特朗的参议员资格。但在当时密特朗深知申辩、反击都没有用,索性既不申辨,也不准备反击。
密特朗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决定暂时隐退。平日里,他埋头读书,专心写作。一到清晨,他就去朗德树林散步,呼吸那清爽而新鲜的空气,欣赏一番茂密翠绿的田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他忘掉了萦绕在心头的忧愁和烦恼。1960年春,他到国外做了一次旅行,先后到达中国、美国和伊朗等国家。在中国,他参观游览了不少城市,记下了许多见闻。回国后,于1961年发表了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专著《中国面临挑战》。该书的出版,赢得了不少读者的欣赏,密特朗的名字又开始重新在法国社会上传扬。
在1962年11月2日的立法选举中,他东山再起,一举击败保卫新共和联盟的竞选人让·塔耶尔,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以退为进这一交际方式不仅可应用于政治活动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