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4 页)
望去,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道:“你也姓方吧?”
那妇人正是小方氏的娘家侄女。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故小方氏早早把她聘给了自己的长子。
此时这方氏见蓝氏一脸的从容。冷冷地看向她。倒也被蓝氏浑身散发的气势唬住了。愣愣地点了点头:“我正是姓方,怎样?”
蓝氏偏了偏头笑了。
说道:“不怎样。我一猜就是。你那婆婆想必还想在我走后,由如夫人当上大夫人吧?还想趁我走后好压刘氏一头。你那太婆婆想必也没少闹吧?这三代婆媳都姓方,这乔家莫不是要改姓方了?”
族长和几个族老听得蓝氏开口。倒平静了下来,只坐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虽想帮着镇场,但人家若自己能捋顺了,他们何苦费劲插手长房的家事?
以前他们还不觉得,现在听蓝氏这么一说,还真是,三代婆媳都姓方呢。
要是这回蓝氏和景昆不回来,这个家还真的能改成方姓了。
乔向有娶了方氏,而方氏又闹着让她儿子乔兴存娶了娘家侄女小方氏当了妾室。待生了庶长子。又闹着提了二房。
自蓝氏带了长子走了之后,也没少闹。
想把二房小方氏提为正室。好压过那个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刘氏。刘氏因得了宫中赐婚,自认有倚仗,也不把方氏太放在眼里。
而刘氏以守寡之身占了右夫人位置,自蓝氏走后。方氏为了小方氏打算,本是想把刘氏叫回益州伺候她的,怎耐人家根本不搭理她。
把方氏气得不轻。
方氏在的时候,压着刘氏,死活不愿把她提为正室。
就是刘氏后来生了儿子,有宫里明示暗示,方氏也没松过口。只说益州本家规矩大,断不能让一个守寡之身的女人当上正室。
而乔兴存也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把一个爬床上位的妾室提为正室。说本家从没有以妾为妻的惯例。
两房人便这么奇妙的平衡着。小方氏和刘氏各有各的倚仗,也没少闹。
而方氏自替儿子纳了小方氏,小方氏又替她所生的长子纳了小小方氏。这可不就是婆媳三代姓方了?
刘氏虽有宫中照顾,但这三代方氏婆媳,拧成一团,也不是刘氏能悍动的。
此时族长和几个族老想起蓝氏母子走的那几年,不由得唏嘘。那会,长房可是热闹得很。
两房人谁都不服谁。
一个仗着有宫里赐婚,有宫里刘妃挣腰,非要占大头。而另一个仗着有婆婆方氏支持,又生下庶长子有功,更没少闹腾。
谁都想做大。
只是乔向有、乔兴存父子和方氏谁也没松过口。
乔向有亲自替儿子聘了蓝氏,乔景昆又一直长在他身边的。就是后来母子俩走了,他也押着从没让人把母子二人的名字从族谱上抹掉过。
故乔兴存这一支,也是好笑的很,也没分谁大谁小,下人们便只好刘夫人,方夫人这么叫着。
原来两房人有乔向有、乔兴存父子压着,倒也好些。
只如今乔向有和方氏早早就去了,而去年乔兴存也没了,这两房人没人押着,自然又冒了起来。谁也不服谁。
如今方氏走了,小方氏成了方夫人,乔景仓娶的妻子便成了小方氏。
小方氏见她们一行人挑衅,而蓝氏还是稳如泰山,不免有些焦急。
本以为这一家子会跳起来,泼妇一般与他们骂一顿,也好叫人知道这一房人担不起长房的脸面。也好趁机赶了出去。
可现在听蓝氏说起乔家三代婆媳皆姓方,乔家这是要改姓。便偷偷往乔景山他们那边看了一眼。
果然就见刘氏所出的幼子乔景山夫妻俩眉头皱了皱。
蓝氏看这两房人较劲,心里暗笑。
便又说道:“你们不必怀疑我们一家人的身份,只把方氏叫过来,她自然就知道我是不是乔兴存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了。当初方氏揣着十两银子来投奔她姑母,说家里的嫡母容不下她,到府里时哭的那个惨。我是没见着,不过想必府里的一些老人都还记忆犹新。方氏当初见了我说过什么话,给我下跪奉茶时又说过什么,随你们公爹去京城前的那一个晚上。又到我房里说过什么。我都不曾忘过。你可回去问一问她。”
说完啜了一口茶。又看了进大厅来的十来个男男女女一眼。
又说道:“接道理,方氏、刘氏虽生了你们,可你们也叫不得她们母亲。在这个家里,若你们还认乔兴存是你们的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