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页)
云家外祖父母更是嘴张得能吞下鸡蛋。
小辈们可能没什么印象,他二人对当年的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蓝氏和乔父当年病病歪歪倒在他云家门口的时候,还是他夫妻二人挽扶着进屋的。
那时候,二人虽谈吐不俗,可全身上下破破烂烂,面黄肌瘦的,乔父当时十来岁的小子,一副再不救治就魂飞天外的模样。而蓝氏当时也是极为落魄。容颜憔悴。
他夫妻二人只是想着都到自家门口了。也不能见死不救。便把人搀回了家。
又给二人延医问药的,在他们云家连养了好几天。又帮着他们母子当了一对镯子,帮他们在云家村落了户。
一直以为这母子二人家中早已没什么亲人了,他二人也说是家中无人远来投亲的。再说这二十几年来。也不曾听他二人谈过原来的家事。也不见回本家祭祖扫墓什么的。
都以为本家没什么人也没什么牵挂的了。
哪里想到。自个的亲家竟是大有来头。自个那个女婿还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呢。
娘啊,听那叫什么丁二的管事说,自家女婿还是他们家大少爷!他们乔家在京中在皇帝眼皮底下当官的都好几位呢。
天爷。
云家二老吓得不轻。云家两位舅舅舅母也是瞠目结舌。
这经历。这曲折程度,都能排出一场大戏了。
云家众人看着那二位的目光立马就不一样了。
待来回打量了他二人一遍,云家外祖母方回神说道:“亲家,真是苦了你了。这么多年,被人鸠占鹊巢不说,本来是在家使奴唤婢锦衣玉食的,竟过了这么些年的苦日子。真是苦了你们了。”
蓝氏朝云家老亲家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都过去了。我也没觉得苦。就是委屈了我儿,跟着我这个自私的娘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又断了仕途,一辈子只能窝在这个地方。”
心里五味杂陈。
又对云家外祖母说道:“我母子二人能有今天,真是多亏你们家了。不然我们母子还不知要流浪在何处,也没准早不在人世了。亲家还把云华嫁来我们家,又给我们家生了五个孙子女,真是不知如何感谢你们才好。”
云家外祖父从自家女婿复杂离奇的身世中回过神来,听了蓝氏这番话,便说道:“亲家你太客气了。就算不是我们家,任何人见了也都会搭把手的。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我们家由此得了这么一个好女婿,又得了这么几个外孙外孙女,合该我们谢你才是啊。”
云家两位舅舅舅母也在一旁附和。
他们两家结为亲家也合该有缘,他们云家做的那些也实在微不足道。倒是乔家这些年帮了云家不少。尤其这一年多以来。他们两家的院子都翻新往外扩了不少,在整个云家村都是数一数二的。连带着云小舅母的娘家何氏一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家里吃喝不愁,良田也跟着买了不少,也跟着外甥女养了鸡,那鸡蛋再不是抠着省着吃了,天天早上都煮一大锅,一人两个。孩子们还嚷嚷着吃腻了呢。
云家大舅母拉着乔母的手,直感慨不停:“我就说大妹妹是个有福气的。将来还有泼天的富贵等着你享呢。等咱们明珏、明珩把书读出来,再授了官,妹妹还要当老封君呢。”
乔母脸上的笑意也是止不住。拉着两位舅母说了好些话
一家人得知乔父还没做出决定是要走要留,倒也不多说什么。
回去自然有回去的好处,不回去,也不是不能过日子了。
再说,现在云家村谁家不羡慕他们乔家的日子?就是不回去,凭着乔明瑾置下的家业,也是吃喝不愁的。
只是
云家外祖父往自个两个外孙那边看了一眼,便对乔父劝道:“女婿啊,按说你们家如今日子过得好了,不回去也没什么。只是你还得为明珏和明珩多想想啊。两个孩子读书上都是有天赋的,你们本家又有叔伯在各处任职。咱们老的,倒是不要紧,但还是莫要耽误两个孩子的前程啊。”
乔父点了点头,应道:“景昆记着岳父的话了。”
云家大舅也说道:“以前的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如今先人都不在了,人总要叶落归根的。再者族里又请人四下寻找你们,不说将来如何,这一趟总归要回去露露面的。”
云小舅也在一旁点头道:“正是。以后的事咱以后再说。这一趟是定要回去的。给先人守孝,再带着几个孩子回去祭拜一番。至于将来要在哪里生活,等你们回去了。先在益州呆一段时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