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页)
来了。
这回不年不节的。也不是例行休沐日,吴氏对儿子的突然回来奇怪得很。
可一看儿子肩上扛了比往日多了好几个的大包袱,又喜上眉梢。
看儿子这样,这回是先回的家呢。
哼,就说你乔氏一个生过娃的经过霜打的哪里及得上人家柳媚娘年轻靓丽又新鲜热呼?
果然。没能让你多得瑟几天。
“儿啊,快,快进屋。怎么这时候回来了?真是的,怎的还拿这么多东西回来。”
吴氏笑得见牙不见眼,边说着边上前就要去接岳仲尧肩上的包袱。
“娘,这包袱重得很。还是儿来拿吧。这也到家了,没几步路了。”
岳仲尧说着偏着身子闪了闪。
吴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这孩子,敢情是怕娘累着啊。我儿就是孝顺。没事没事,娘百来斤重的担子都挑过,这几个包袱还能拎不动?”
岳仲尧对他娘这上手就抢的行径着实是头疼。也不拦着了,要拿就拿吧。
吴氏乐呵呵地自己抢了两个包袱。又指挥着两个儿媳把余下的包袱也拿进了她的房里。
“三弟这当了捕头,就是不一样了。瞧这大包小包的,哪里是往日可比的?”
孙氏乐眯眯连番奉承了好几句。
岳仲尧默不作声。
也没跟进房里,径直走到厨房里,往素日里放米桨水的陶罐那里走去,想舀上两勺来解解渴。
这回搭的顺风车可不是到下河村的,艳阳高照中走了一个时辰才到家。渴坏了。
陶罐里空空如也。干净得不能再干净了。
岳仲尧又在厨房里四下看了看,确定没放在别的陶罐里。愣了愣。
嗓子冒烟,连叹气都无力了。只走到厨房盛水的小水缸里拿了葫芦瓢舀了一大瓢就往嘴里倒。
直喝了三大瓢这才算是缓了过来。
水缸里的水也只一小半了,外头生活用的大水缸里也只余了一点底的水了。身上粘乎得厉害,看来想冲个凉是不能够了。
岳小满看着她娘和两个嫂子只顾着在屋里解她三哥的包袱,家里一早上舀出来的米桨也被祸害没了,她哥只能喝冷水,忽然觉得有些心酸。
对着岳仲尧道:“三哥,你饿不饿?我给你下碗面吃吧。”
岳仲尧对着这个妹子摇了摇头,道:“三哥不饿,路上吃了几个干粮。爹和二哥四弟呢?”
“爹和四哥到地里去了。二哥去二嫂娘家了。”
岳仲尧听了点了点头。
正待想进屋翻旧衣裳好拿到水井边冲个澡,就听他娘在屋里扬声道:“老三,你是不是往乔氏那边去过了?”
包袱里没她期望的东西。
岳仲尧正待开口,又听他娘说道:“你这是怎么回事,怎的把家伙事都搬回来了?”
屋里吴氏和两个儿媳妇看着摊在床上的几个包袱,里头都是素日里岳仲尧的日常用品,衣裳鞋袜、澡豆皂角、连冬天的两床棉被都搬了回来。
除此之外,并不见别的物事。布料尺头,点心糕饼,那是翻了个也没有的。
岳仲尧在吴氏门口应道:“娘,这次要带的行李太多了,几个同袍驾着马车一路把我送到城外十里,也来不及给家里备东西了。娘需要什么,我下回进城再给娘带。”
吴氏把手中的棉被翻来又翻,听完他这一番话,气得把那棉被重重往床上一扔:“你聋了还是哑了?我是问你,怎么把家伙事都带回来了?连饭盒铺盖都背了回来。你这是要外派还是怎的?”
岳仲尧挠了挠头,良久才看着吴氏道:“娘,我辞了公差了。地里的活也多,我回来帮你和爹。”
吴氏一时没反映过来。
愣了愣。
待反映过来,随手抓起床上一物就朝岳仲尧扔了过去:“放屁!辞了?一个月三两银,又是捕头,多少人等着送油水到你面前。不知多少人想挤进县衙大门都挤不进去,你倒给我辞了!地里那点活,有你爹和你两个兄弟尽够了,哪里还需要你!你翅膀硬了,三两银子你不放在眼里了!眼里没父母了。这么大的事都不跟家里说一声!知不知道村里有多少人艳羡你这份差事!你倒好,给我辞了!”
吴氏声音越拔越高。边说着边抓了床上的东西往岳仲尧身上扔去。
岳仲尧先前把他娘扔过来的一盒澡豆接在手里,又不妨她娘接连向他投东西过来,在门口左躲右躲,好不狼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