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这些可谓是河北、山东这支白莲教根基主力的教徒们便端着弩机,敏捷的在人群中穿梭到了阵前,灵巧的躲藏在一架架圆木盾墙后迅速拉开身上携带的弓弩朝着城头shè去。
这些人几乎都是胡大通这支香常年发展的教徒,有的甚至已经是家传数代的老教徒了。从小便把玩弓弩,经常用弓弩shè兔子、野鸡的他们的箭法相当过硬。
这一轮出其不意的shè击下便有大量明军中箭。虽说从下往上的shè击消耗了一定威力,但锋锐的弩箭还是会给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最惨的几人甚至直接被箭矢shè进了脑子。有一人当场竟还未死,倒在地上痛苦的惨叫令人胆战心惊。
接下来的战斗,便是弓弩唱主角的天下了。
许多人觉得开弓非常费力,寻常人开12次左右便会失去继续shè箭的能力。
但请问……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古代战争中,为何一个又一个使用弓箭的文明横扫天下?!
有运动经验的人都明白,你如果去做最大体能的锻炼,自然很快便会脱力。
你只有100斤的力气,就去举100斤的杠铃自然举不了几次就累了。
但如果是30斤的,则能举的多的多。
开弓shè箭也是一样的道理,经过长期训练和适应,古代人的耐力甚至还要优于养尊处优的大部分现代人。
明明能开80磅的弓,如今却只开三四十磅的弓,自然能shè更多的次数。
另外,考虑到弓箭手自己的休息和调节,在一天里,一个弓箭手在不影响第二天的战斗的情况下,至少也能开弓上百次。
正所谓“软弓快刀蒙古马,打仗千金也不换!”就是这个道理了。
第88章:大明忧患
白莲教弓箭shè击的频率要远比明军填装的火枪要强上许多。如果明军的火枪质量过硬,威力更大一些,自然可以在长时间的战斗中逐渐体现出连续发shè的优势。
可惜……明军的腐烂早已经不是他自己本身的事情了。
整个朝廷制度已经随着上百年的王朝腐朽不堪!
军工制造、铁矿冶炼、监察设计、采买运输……从文官体系到武将体系层层扒皮。**早已经让这个国家成了空壳!
煌煌大国,如今却只留下了一个华丽的外表!
统治大明的文官阶层和皇帝没有锐意改革,快刀断臂的改革之勇气。每每有所动作,却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温水洗伤口。
指望着那毫无作用的温水解决一切!
殊不知,这朝廷机构的腐烂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如今,这大明王朝看上去还是一个人口极多、地方安定、百族俯首称臣的煌煌大国。但实际上,这个国家所谓的百万大军有多少能战敢战之兵?!
看上去,这大明王朝有那万里江山,谁又会提它已经在百年内逐渐丢失的领土要害?!
境内看似百族顺从,实际上南蛮、北虏、东虏个个如狼环视!
就连那看似安定的哈密也早有反义!本地更是如同自治一般,哪里有什么安定顺服?!只待一瞅见机会便要落井下石!
而比这外忧更加可怕的则是内患!
整体吏治**,达到了可怕的贪污比例!甚至你不贪就难以在官场吃的开!人人说着冠冕堂皇,私底下却是肮脏龌蹉。
在皇帝和朝中大臣眼中,一县之地官不过县令一人。实际上呢?
县令的师爷、账房、捕头、狱卒、税吏、笔吏、村里的乡绅管理……层层是人啊!个个都吃的是皇粮国税!!!
多年经营下来,各地甚至都形成了复杂如麻的裙带关系。
即便是县令想要顺利发布命令,也绝对离不开本地这些利益集团的小人物。凭白无故,这些人便以上百人做着1人的工作,吃掉了无数税款钱粮!
各级官员小吏,每天吃掉的工资、粮饷、车马费、茶水费、公款盖房、减免赋税之类的收入便是一个惊天的巨额数字!
一个大爷也许吃的不多。
但千百个,每个县城都有千百个这样的大爷……每个村庄的村长、乡绅简直就如同老虎一般侵吞着普通民户的财产的时候……
这个国家就已经露出疲态了!
想要盘活“大明”这盘棋——简单!
唯有一字!
砍!!!
怯懦畏战、耗费钱粮却没有战斗力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