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共十人,正好五男五女,嫡长孙是王州俊,大姑娘是二房所出,是庶子嫡女。二姑娘是王李氏所出,嫡子嫡女,如今十岁,看得出相当得宠,闺秀气质十足,又落落大方,一行人以她为首,也是招待她们姐妹两个的主力。还有一个大约五六岁的三表姐走在后面,看着她们两个的眼神非常淡漠,剩下的两个表妹一个跟着娘去了外家,一个太小在屋中呆着。
“我记得寒食节暖表妹来的时候喜欢串珠子,我那里有新串的珠帘,还有几个珠子串的小玩意,不如表妹去我那儿看看?晏表妹喜欢吃糕点吗,我屋里有南瓜丸子云片糕枣泥糕,表妹去瞧瞧?”
作为吃货的六姑娘听到有好吃的相当心动,看着这个长袖善舞的表姐冒着星星眼。四姑娘对这个又温柔又耐心的表姐也是满心的亲热,走上前拉着王二姑娘的手乖巧地喊姐姐。
王二姑娘看来也是很喜欢四姑娘的,笑嘻嘻拉着她的小手,又转过头对王大姑娘和王三姑娘说若她们有事便自去忙。王大姑娘和王三姑娘立刻麻利地走了。这便是做嫡女的好处了,行为处事要随心许多。
到了屋里,王二姑娘将自己的珠子都拿出来,看四姑娘爱不释手地拿着一个珠子编的小虫,立刻很大方地送出。
“谢谢明姐姐。我还想要两个这样的小虫子,给妹妹和弟弟一人一个。”
“我就喜欢听你喊我姐姐,又软又绵,听着浑身舒爽。你给我哼个歌儿,我就再送你两个。”
女流氓,调戏我姐姐。六姑娘在心里腹诽,看着王二姑娘的眼神相当不满。
王二姑娘偏过身子摸摸六姑娘的笑脸:“小机灵鬼,在看什么呢?”
六姑娘将王二姑娘的手打下来,晃着小脚丫往嘴里塞枣泥糕。
六姑娘在王二姑娘那里玩了一会儿便有丫鬟过来通报说是老太太那里开宴,请姑娘和表姑娘们现在就过去。王家的筵席上也是男女各一席,中间用屏风隔开。王家的规矩没有姚家严,用餐前没有丫鬟端水洗手,用餐时也偶有声响。同在一城内,饮食却有些差别,六姑娘对喜好咸咸口味的王家午宴也是相当满意的。
用餐完毕,王氏夫妻两个带着厚礼去拜见两个伯母,四姑和六姑娘不好继续在王二姑娘那里耗着,两人手牵着手,慢悠悠往王大姑娘屋里走去,前面带路的丫鬟自觉放慢步子。王家的园子没有姚家精致,多了几分野趣,比如说随处可见的假山流水,看来自己外祖父工部侍郎没白做。
王大姑娘住的很偏,走了半个小时都没到。天气还寒冷,六姑娘裹着厚厚的夹袄,对行走不利。她实在走不动,便张张手,自有力大的婆子走上前将她抱起。不仅是六姑娘,连四姑娘也走得也有些吃力,不过她拒绝被人抱着。在四姑娘看来,只有小孩子才会让人抱,她现在是大姐姐,需要照顾弟弟妹妹,不能让人小瞧了。
四姑娘六姑娘跟着王大姑娘实在没什么感情,吃了两颗糖豆,就着帕子聊了两句便告辞了。
不等她们两个继续完成拜访王三姑娘的任务,便被王氏召回。
显然王李氏对王氏这么早告辞相当吃惊,若是往年,王氏都是天擦黑才走,她还想过会儿再跟嬷嬷参详一下回礼呢。好在王家的库房还算充实,王李氏写了厚厚的单子让得力的妈妈去办,自己则留下来应酬。
因为跟王氏关系还算好,王李氏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姑奶奶今日里回得早,莫非是嫂子怠慢了?”
“大嫂好酒好菜招待,再满意不过。只是是家中有事才不得不回去,还望几位嫂嫂见谅。”
姑奶奶回娘家是大事,若让她一家有一点儿不满意,婆婆和相公都要怪罪。王李氏看王老太太的神色,没看出什么,立刻松了口气,不求有功但求无罪。
王老太太自然是知道王氏为了什么回去,她也赞成王氏早点回去。候缺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多少人等着做官呢。姚多杰不过是个举人,想要找个好职位,自然是越早打点越好。
只差最后一步,若是弄砸了便不值了。王李氏放了心,又打起精神说些应景的好话,哄得王老太太和王氏两个都开心不已。
王氏也感念王李氏对她的友善,当着王老太太的面使劲夸了王李氏,又说道:“若是二妹三妹明日里过来,还劳烦嫂嫂替我给妹妹问声好。”
王李氏轻轻点头,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王氏不过说的场面话,王家别的姑奶奶都是庶出,离得远,王老太太对她们又冷淡,甚少回来。
四姑娘六姑娘当然不知道她娘亲闹哪样,便是姚四老爷也是相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