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催促着黄子牙就开始建造了,可是建造好后发现到处漏水,问题十分多,经过多次修补完善后下了水却老搁浅,实在太沉了,最后拆了回了炉。第二艘是铁钢混合制造的军舰,经过一次经验后这艘军舰到是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造好了,可是它一遇到大的风浪,尤其在海上大风浪处去实验的时候,那些铆钉衔接处都被松动了,最后竟然因为漏水而导致船沉海底,幸亏水师师长施琅见军舰已经无法补救了立刻命令水兵们弃船,这才没有人员的损失。
这艘全身是钢甲的军舰可是费了张华汉好大的功夫的,他多次与众位师傅们研究探索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各种问题,甚至张华汉在外地战斗的时候还不时的通过民兵们的传递书信来解决军舰制造的各种问题或对军舰在制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提意见和建议。
这次在“华一号”钢甲舰在中华革命军的众领导面前第一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机动高、火力强、舰身坚固等特点的时候,这种战舰的排水量达到了三千吨,航速在十六七节上下,用的是两千三百匹马力的蒸汽机。
这时的张华汉反而已经没有多大心思去看了,因为这三个多月来,他几乎每天都要见这艘军舰,观察其各种性能,甚至还到海上风浪大的地方在船上观察。张华汉到是不算晕船,但是他在军舰上的时候,那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实在太颠簸了,他到是不呕吐什么的,但是几天都不想吃饭,而且到了岸上后老感觉在摇晃,实在是受了点罪,反而跟在他身边的晓月却很高兴,一点事都没有。
张华汉现在想的是那制造军舰的船坞里还有六艘和这艘“华一号”军舰同样吨位的钢甲舰,还有比这艘军舰还吨位大的排水量达到五千吨的五艘钢甲军舰也快要造好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中华革命军的海军就拥有世界最领先的军舰了,这些船可都是花了大价钱的啊!不过好在所有配件和材料都是军工部自己生产的,到也只比木制船贵十几倍罢了,这已经很便宜了,当年那第一艘铁甲舰可是花了制造一百多艘大木船的价钱却一点用都没有还回了炉的。
张华汉又想到了大家都快打到北京城了,而且西线战场已经快收尾了,只有青海、宁夏、甘肃等西北部还有抵抗的地主、财阀部队和满清部队在抵抗。而张华汉现在最担心的是回族的人,毕竟回族的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他们在以前受了明朝贪官污吏的迫害,后来又被满清军欺压并发动战争,导致现在他们对外来汉人很敌视,但是他们又必须统一在一个国家之下,必须让他们懂得中华革命军的政策才有可能达成和解,不过根据探子们的回报说白莲教和大量的地主、财阀部队和家属都去了宁夏和新疆地带,而且回族的人也接收了他们,实在是不好办啊!
张华汉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他身边的晓月拉了拉他,他回过神来看到大家都在鼓掌,原来是钢甲军舰表演结束了,那艘钢甲舰在几十艘木舰组成的舰队的护卫下缓缓的离开了这里,向下游方向的出海口行驶了过去。
黄子牙紧紧的握住水师师长施琅的手说:“我和张司令就将它交到你手里了,抗击西方国家的海军和收复台湾攻打郑家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施琅激动的说:“谢谢两位首领,我施琅有两位首领的知遇之恩,粉身碎骨也万死不辞。”旁边的张华汉说:“施师长可千万要保重啊,水师还靠你呢!将来水师可是要扩编的,我给你的的那副我自己画的世界地图既粗略,又不准确,将来可是要靠你们来绘制详细海图了,将来我们的战舰可是要驰骋在各个海洋上的。”施琅对张华汉说:“张副司令高才多艺,胸中包罗万象,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施某佩服的五体投地。”张华汉连忙摆手说:“施师长过谦了,张某人不过是拾别人的智慧罢了,让你见笑了。”
莫萧、李高顺两位师长走了过来,他们俩人站到了张华汉的身后,俩人不知道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站位,让黄子牙看着心中苦涩,现在莫萧、李高顺、顾炎武、陈子龙、洪英这几个对张华汉绝对忠心的将领都知道了张华汉就是原来的首领,本来这件事已经被王小龙传的沸沸扬扬的了,而又有实权人物告诉了他们,他们自然坚信不疑了,而告诉他们的人,正是目前人气和军力实力最强的师长李二蛋。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现在见了他们感觉心中有了一种负罪感,而反而见了张华汉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张华汉给他的感觉就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名义上的最高首领,他只在乎中华革命军能否成功,中华民族能否崛起,只要不挡路,张华汉很好说话,他就是不当首领也无所谓,但是一旦挡路,被砍掉的周涛就是榜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