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下,那干脆就让亚当斯密那“无形的手”去断案吧。
第70节:如何估值你的第一个女朋友(2)
当然,如果初创的公司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有了一定的收入或利润,或者有了产品和相对精准的财务预测,我们就多了一些可以用来谈判的基点,比如是否可以考虑用“年利润”的倍数来作为估值的基础?上市公司的溢价不是常常是在公司的盈利基础上乘以倍数得出来的吗?低的2、3倍都有,高的几十倍,甚至可以上百倍。当然,私募市场上的公司溢价率,总是要比股票市场上低很多。
无论如何,在找钱的创业者们应该切记切记,最后的“估?”, 也就是成交价格,一定是买方来确认的,而不是靠你坚持喊,叫喊得再高、声音再大也没用。VC 市场中,卖方市场的机会很少,也许卖方市场永远不会出现。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设法搞掂“第一个机构投资人”( 记住:是机构投资人,是VC, 而不是你的舅舅或者从前给干活的老板)来确认你公司的估值。因为,机构投资人,也就是专业的投资人,通常不会莫名其妙地拍脑袋叫价砍价,他们会根据分析和判断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值”, 其依据包括但并不限于:
◎ 你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如何?
◎ 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公司被VC 投资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么范围?
◎算算看如果根据计划发展,你的公司多久后要进行下一轮融资,在那时候,我现在投入的钱,至少会有几倍增值?
看出来了吗?“ 估值”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拍拍脑袋就可以搞掂的。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A) 你的“盈利能力”是硬道理,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是功夫皇帝李小龙,而且是硬功夫,在你的盈利基础上双方讨价还价讨论倍数是件很简单的事情;(B)和同类被投企业比较,“ 估值”是危险的,因为一旦发现市场上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大多数VC 就会?自己已经伸了出来的头又缩了回去,人们不是都说VC 只投老大、老二的吗?你要是老三的话,机会很小,即使有VC 愿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会比老大高;(C)VC 其实算计得最多的,并不是你的“估值”,“ 估值”—— 那是你才最关心的事情。VC 心里有他们自己的一本账,那就是在下一轮投资人进来时,或者在投资退出的时候,他们现在投入的钱到底有没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几倍?
嗨,老兄,其实对于你,有了这轮VC 的钱,下一轮VC 你还担心什么?等下一轮VC 进来的时候,你的公司应该已经有盈利能力了,那时候其?理所当然、几乎可以肯定你公司的“估值”翻个几倍是不会有太大问题了吧,对吗? 对吗?? 你说啊???
帷幕拉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晨雾中走到了台上,他尾随着那个鬼影,优柔寡断,仰天长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是存是亡,惟余莽莽……) 啊,让再回放一遍莎士比亚的千古绝唱吧“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刻骨铭心!每一个VC 每天每天都在莎翁的剧场里艰苦排练……“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请问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下一个Yahoo 、下一个Google 粉墨登场,绚丽绽放?
刹住刹住,又扯远了……
我想说明的无非是,有多少创业者,当第一个VC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在混沌中冥冥预感到,自己好像也已经踏上了比尔?盖茨走向世界首富的道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必须牢牢抓住,寸步不让,寸土必争,把利益放大到最大化…… 于是,从这里也就扯出了早期创业公司“估值” 这个永远都纠缠不清的话题。
第71节:如何估值你的第一个女朋友(3)
早期创业公司“估值”的麻烦,说句公平话,问题多半出在创业者自己身上。
问题之一:不少创业者们把未来的“可能性”误当作了“估值”的一切基础,他们无限放大了梦想,他们在遥远的愿景前面感怀惆怅,竟忘了该如何走出第一步。实际上,“ 估值”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你的一个“决定”。我建议你一定要先吃下了第一口饭、再去担心以后是不是还有第二口饭吃;你先要翻过第一座山,到了山顶上才能看到下一座山将会有多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