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的水管锅炉用在自己的巡洋舰上。在1战时期,法国就有8万马力的机组。而在2战期间,1940年时法国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就装备了过载功率达17万8千马力的机组。。实验航速更是达到32。5节。而被德派推崇的俾斯麦号过载才有16万马力。差距明显啊。)第二,装甲问题,从历史来看,哈维碳硬化装甲在1890年就发明了。但是相对而言,徐杰更喜欢用克虏伯碳硬化装甲,因为后者性能更好。但是时间上是1893年。如果自己不能帮助某家工厂在92年前生产出足够量的克虏伯装甲,徐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哈维装甲。第三10寸火炮及炮塔。这东西目前属于超时代产物,历史上在1894年前没有。自己还要凭记忆去设计一下,然后选择一个工厂生产。至于实际产能,历史告诉徐杰,产能根本不是问题。在1880+年就可以制造万吨级战列舰的意大利。至少有4个船厂可以生产万吨级战列舰。而在他所知的历史进程里。在90年到93年间,意大利没有生产新的战列舰。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这些工厂的船台完全可以满足徐杰的需要。当然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历史上加里波第的船体造价是50万英镑,加上武器后是60万英镑左右。(本子买的74万英镑有被敲竹杠的嫌疑)而自己这条船如果想造好,70万英镑是跑不了的!!钱从哪来?!是个问题!!!;…;
;
第七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
如果让徐杰评价一下甲午海战中中日双方海军阵容的话,只有一句:”北洋主力齐出对日本精锐舰队。“相对于北洋把几乎所用能出海远航的战舰都出动,日本仅仅是派出了其主力的2/3左右。除了大家所熟知的6条本队战舰,和4条快速巡洋舰外,日本还有2艘2等铁甲舰和5条无防护巡洋舰的兵力,其中两条2等铁甲舰(吨位为2200+吨,火力不弱于北洋的一般巡洋舰)另外5条防护巡洋舰吨位再1300吨以上,虽说无防护,但是作战性能上还是要比北洋的超勇扬威强多了(尤其是火力,例如天龙号,吨位1358吨,就有170MM克虏伯炮一门,120MM炮6门)。至于炮艇和鱼雷艇?日本海军光鱼雷艇就有23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北洋海军败得一点也不冤。如果当年大东沟海战日本海军倾巢而出的话,估计北洋水师就不是仅仅损失5条战舰的问题了,定镇能否回去都够呛。
而如果考虑日本的潜力。。参考甲午海战当天日本就直接订购了2艘战列舰以及在甲午海战期间花高价从智利抢购和泉号这两件事。可以大概推断出日本在开战期间至少有75万英镑左右的余款可用于军购。(两条单价100万英镑左右的战列舰按首付25%计算,而和泉按25万英镑计算)这样看来,日本将有可能购买2到3条的穹甲巡洋舰的潜力。也就是说日本最后可以达到的一线主力舰数量是20艘(包括5艘无防护巡洋舰)其中快速巡洋舰7条。而且还要考虑应付俄罗斯海军的趁火打劫。;…;
针对以上情况,徐杰对北洋海军的改造计划如下,第一给八大远换装速射炮。结合史实,定镇计划各安装6门,其它各船如果以补充4门计算的话,需要购买36门4。7寸速射炮。再加上配备的弹药以及维护战舰的其它费用,大概要需要30万英镑左右。(史实上购买16门120速射炮及其配件就预计要花61万两白银)
第二。购买3条**级巡洋舰,如果以首尾各1座双联6寸炮来计算,3条战舰加上别要的配件和弹药大概要花90万英镑。同时按每条船400人来计算,至少要有1200名水兵。人员消耗另算
第三,购买2到3条加里波第改进版装巡,每条按70万英镑来计算。一共是210万英镑。每条战舰按600人计算。3条战舰一共要1800人。
综上所述,徐杰至少要花330万英镑采购武器和战舰。至于人员至少要3000人,这几乎等于重建一个北洋舰队。要知道北洋舰队一共才有4000余名官兵。加上人员的花费,没有350万两白银,徐杰根本就没有确实的把握打赢甲午海战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而且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建立在历史估算上。看着几张写满数据的白纸,徐杰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350万英镑。整整2200多万两啊。而从历史上来看。终极侧位提醒你:看完本章建议你收藏博看这个站,这站更新最快,接着续看很方便。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期间从外国银行的借债也不过2400万两。;…;
发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徐杰现在能做到也只有先赚钱,先成名,然后想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