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页)
散的马匹被驱赶汇拢起来,另一端有许多的战士在拆除原来三部人的营寨,然后利用其中的木栅栏订制新的马厩……诺大的战场上最显眼的就是不远处那个披散着满脑袋黄色头发的高大家伙斯坦,这个厮带着二三十个后勤管理的家伙正在到处比比划划挑挑拣拣,更远的地方还有一堆梳着发髻的人在地面上挖坑。
老罗有些疑惑的时候,恰好奥尔基走了过来,便开口问道:“奥尔基,那边在挖坑的人是哪里的?”
奥尔基扫眼看了看,“将主,那是昨天抓到的一部分俘虏,程将军他们说是汉人,来自党项人的队伍,他们在掩埋尸体。”
“嗯……俘虏的人数统计出来了吗?这些人有多少?”老罗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其实老罗早就知道党项人的队伍里面有汉人存在,但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他又能怎样?那可不是振臂一呼就可以投奔过来的;到了东方之后,肯定会接触越来越多的汉人,光凭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个不好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开始逐步踏入汉人的圈子,老罗有点近乡情怯,也有一点茫然,当然也仅仅是一点,牵涉进复杂的东方利益圈子,只凭长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总数还没有确定,人太多了,看守俘虏的守备营那边说至少有一万多人,汉人也有四千多,除了那边一些挖坑埋尸体的,多数还是按规矩关在兽栏里面。”奥尔基很是认真的回答道。
“那就先这样吧,”战场还没有打扫完,后续没准还有俘虏出现,反正按照这个时代的规则,俘虏是没有什么人权的,入乡随俗的老罗也同样不在乎,至于眼前这些汉人,他还是需要慎重些,“守备营那边……孛罗城那里有什么动静?”
“刚才将主您在睡觉的时候,程将军派人过来问过怎么处理孛罗城的事情,好像是那个小城里面好像有些不正常。”
“走,去看看……”虽然知道孛罗城一个小土城不会有什么威胁,但老罗下意识里就觉得那个地方有问题,否则前日也不会直接命令守备营围城了,如今听奥尔基这样说,老罗的兴趣马上上来了。
………………………………………………………………
附:感谢书友“kgb136”“汗五帝”两位的点币打赏!
第四十五节 收宫(五)
孛罗河这片地方早在上古是塞种人的居住地,后来塞种人衰落分化,月氏、匈奴、乌孙等部族先后盘踞在此,东方的汉帝国强盛之后,整个族群开始不停向西拓展,西汉政府曾在这片区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以护守丝绸商路,孛罗河地区就是隶属于西域都护府的辖区,之后纷乱几百年汉帝国衰落,乌孙、匈奴等部族同样变化演绎,柔然人统治了这片地区,及至东方隋唐时期,这里开始是突厥人的地盘,不过突厥人与唐人掰腕子输了,最后被迫退出这一区域,唐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驻军控制点,算是安西四镇的补足部分,名字叫双河都督府,指代的就是孛罗河与精河两条河所流经的区域。
到了宋辽时期,东方的汉人对西域有心无力,在正常的历史上,这片区域将先后受喀喇汗王国、黄头回鹘、党项李氏还有建立西辽的耶律大石控制,百多年后耶律大石会在这里冲进孛罗城。
老罗率领的这只东归营队到达这里的时候,恰是东方与中亚的大势力都未能触及这片区域的时期,双河都督府被这里的人直接叫做了孛罗城。
被程守如率兵围了的孛罗城其实其实不过是个方圆不超过四里的土围子,夯土打造的城墙绝不超过四米高,更是因为年久失修有着多处的豁口。在老罗的眼里,像极了曾经在后世看过的某些西部土匪片的影视布景,不同的是没有那么干燥与荒凉,四周甚至可以看到很多长期耕作的农田,只不过刚刚不过一捺长的禾苗被人踩得很是凌乱。说实话,如果不是直觉告诉老罗这个地方有些蹊跷,他根本不会给程守如下围城的命令。
“老程,里面有什么动静?”回了程守如一个通用的抚胸礼之后,老罗径直问道,过来的匆忙,他甚至还没有打量具体的情况。
“将主,这个小城里面躲了很多的葛逻禄人,晚上抓了不少,还有很多躲在里面不肯出来,是不是攻进去?”程守如大略说了一下情况,恭敬的问道。
程守如这个人确实是个颇有武勇的军人,但也是个耳根子软的家伙,哦,也算不上耳根子软,只是缺乏历练,很多时候怯于情面不能站稳自己的立场,其实也算是人之常情,不是谁都能一下子意志坚定高瞻远瞩的。几天前老罗敲打了他一下,这个门板汉子醒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