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页)
的那种担心已经被他抛诸脑后了——无论想得到什么哪有不付出代价的?
何况付出代价的不见得就是自己,他这次带出了四万六千兵,其中只有两万是定难军的精锐,其余的都是左近各部族的战士,他们的人死多少自己是不用担心的,反倒是死得多些对自己还是有利的。
“多谢马哈穆德大埃米尔提醒,拓拔冒失了……”想明白的李德明对着马哈穆德道了一声谢,转而接着问道:“因为那个偏厢车的缘故,埃米尔阁下才劝说我们用现在这种散布的营寨吗?”
现在既然事情已经定局,再去纠结什么打不打的已经没什么必要,李德明索性把话题转到了行军布阵上面来了。在他看来,既然进退两难,那就有进无退好了,对方的探子既然已经派过来了,就肯定了解了己方的大概。无论怎样,和那个罗开先已经站在对立面上,那就干脆一点,看看谁强谁弱吧。
不能不说,李德明跟随他的阿父李继迁还是养成了一副军人性格,不同于阴谋上位的优素福。卡迪尔,见识的征战多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他理解的一点都米错。
“拓拔老弟说的不错……”马哈穆德点了点头,对对方的识时务表示赞许,“其实比什凯克的战事我也有所了解,优素福老弟……”
“马穆德老兄有什么话尽管直说……”突厥人在阿姆河北岸有密报不是什么稀奇事,优素福。卡迪尔心中对这个早就有数。
“呵呵……比什凯克的战斗场面确实很凄惨,不得不说,你葛逻禄阿里系的那些人……实在不怎么样,据战场的细作讲,阿里系那边的战士一窝蜂的乱打乱冲,那个罗开先只是命令用偏厢车十五二十个一起组成了一个个的环形车垒,骑兵冲入其间,只是没用一炷香的时间就血流成河……东方的汉人不是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吗?这就是了,勇敢的锋锐在偏厢车垒上撞死之后,阵型就乱了,那罗开先帅着骑兵从两翼杀出……啧啧,数万人一下就溃散了……”马哈穆德也是久经战阵的,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情景,一番话说起来也是绘声绘色。
“……”听着突厥人的大统领说自己族内的事情,葛逻禄东方可汗优素福。卡迪尔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分外的难看,他现在刚刚坐稳东方可汗的位子,还顾不上压制西方的阿里系,但听着阿里系这样自损实力,实在是说不上高兴还是悲伤。高兴的是这个事情可以成为攻歼阿里系的把柄,悲伤的是损失了却同是葛逻禄人的底气。
李德明却从马哈穆德的话语中琢磨出了不同的东西,心里面揣摩了一会儿,实在不得要领,低声的说道:“按说这种军伍战阵,都是有传承的,从未听说有什么罗姓将门如此了得,到底哪里出来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
他的声音虽小,帐篷里总共也就七八个人,除了他们三个就没有出声的,这顶帐篷左右也都保持着安静,边上的两个人又怎会听不清楚?
“罗开先此人来历没人搞得清楚,据说远从罗马,也就是汉人说的西秦那里归来,只是……这个人的来历怎都让人觉得蹊跷。”马哈穆德同样放低了声音,说了两句之后,却如同李德明一样没有头绪。
…………………………………………………………
附:感谢书友“kgb136”“彪骑兵”“jiangko”“海边的农庄”四位书友的点币打赏,另外感谢书友“困困羊”的评价票鼓励——这样书面的数据看着好看不少……
第十七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四)
猜测老罗来历的话题终究还是不了了之,即便三个人绞尽了脑汁,把大唐开年以来的罗姓将领,包括罗艺、罗士信等人历数了一遍,终究是捕风捉影,摸不着什么头脑。
“针对罗开先本人是没什么用的,那罗某人远从西方归来,家人自然不可能在东方,即便想通了又能如何?你我三人还是需要斟酌一下具体如何面对这只人马!”马哈穆德汉话说的不错,但是对东方的历史还没有优素福了解得多,制止这种没意义的探讨之后,把话题转到了具体事情上。
实际上三人坐在一起最应该商议的事情也就是这个,别看摆了个散垒阵营,但是涉及三家怎样分工合作的事情却还始终没有什么头绪。可以说这三个人在各自的族系之内都称得上一方人杰,但也恰因为这一点,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合格的统帅人物,却难以达成共识。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互相推诿,而这是三个和尚争方丈,却是利益攸关。
“对付这只人马,不知道是以哪一方做主力?”李德明对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