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页)
经辉煌充满崇敬,但是在老罗的话语中他感受不到这一点,想要辩驳,却发现这个他认为的勇武军人的眼界无人可比,说的话也是客观公允。
“……整个皇室的教育有失偏颇,皇帝对自己的子女都不信任,对大臣更是猜忌,玄宗陛下更是好大喜功,昏庸不明,中枢混乱,则造成地方不靖,大军出行居然没有后路补给,否则怎么会有如今流落到此的工匠营?赏罚不明,军制混乱,安史之乱就是这样造成的,然后军镇割据,百姓流离失所,豪门贵族被灭,文化传承断档。”老罗是有意这样说的,他期望用自己的话敲醒几个明白人,不要再抱着过去的辉煌不放。
李默一点都没想到说起大唐这个话题,老罗直接吐槽了那么一大段话语,偏偏人家说得非常有道理,想说什么偏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失魂落魄之下,再没了接着谈话的兴趣,老罗也就住口不谈,客套一下送这第一位上门试探的使者离开。
李姌虽然始终在旁听,但是她却不曾搭话,因为她也知道老罗说的很有道理,“三兄,你把老祖派来的人说走了,看来半个月后你要孤身上路了。”
“怎么会?不是还有你吗?说好了,我要把你和世伯一起拐走的。”老罗挤挤眼,话里透着调笑和试探的味道。
“呸,又胡说八道!”李姌有些习惯了老罗口花花,责怪了一句,转移话题说道:“三兄,你今天是故意这样说的吧?”
“没错,我是故意的,不过难道我说的不对吗?不用担心,李家总还是有些明白人的,面对湛叔我是不会这样说的,他肯定会恼火的。哎……”老罗想起一个问题,“这个李默就不错,不过他怎么是六郎,而且比你年纪还大?”
“李默是我李家旁系,算是难得的行商好手,从辈分上来说,他比我还小一辈,说起来他应该叫我四姑姑的。”李姌很是随意的介绍到。
“嗯,家族人多,再配合上完善的教育,确实很容易出人才。李家还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
“怎么,想挖我李家的老底啊?”
“怎么会……顶多拐走你和你阿爷的时候,把他们也捎带上。”
“哼,那你可就有的累了,李默算是行商好手,还有李轩是护卫老家祖的,负责家里杂务,绝佳的大管家,还有整天不露面钻研一些奇怪东西的三叔李涵,甚至刚才李默说的程将军其实我李家的扶植的,此外还有四个门类数百个熟练大匠……你带的过来吗?”
“那么多人啊,还真是……不大好带,要不干脆把你家老祖一起拉上,全家都拐走吧。”
“哼哼,估计不用你拐了。”
“怎么说?”
“我家祖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点也不糊涂,他既然派李默来试探你,就说明他很想回东方了。”
第五十九节 纷扰与商议
在湖边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粒石子,会看到水波荡起,涟漪泛开,会有水草飘荡,也会有游鱼穿行,同样也很有可能会有泥沙混杂。
老罗现在面对的就是差不多这样的情况,从李默的拜访开始,不断有人来老罗的营地了解情况,这个了解情况可以说是个中性词,实际上除了李默这样有人带领着正式拜访以外,其余的人就不那么正规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姌的老师,安娜莉亚女士和老罗做了一次深谈,这个饱受战争苦恼的女人对于战争有着不同一般的敏感。要知道这位安娜莉亚女士的姓氏是培拉,她的血统是来自千年前那个喜欢征服西方亚历山大大帝,来自最喜欢战斗与征服的马其顿人,就可以知道她经历或者听说过多少次争斗。
安娜莉亚只是暂时不想被战乱打扰了这个小城的安宁,老罗则一下揭穿了这种虚假的安宁,这个年代,没有力量就没有安宁,希尔凡王室内乱,力量分散,东部的突厥人和西面的格鲁吉亚人都不是信守承诺的族群,到时候不要说这个仅有三四万人的唐人小城,整个希尔凡平原也不会有多少安宁。
不是看不清这一点,只是一时有些鸵鸟心态的安娜莉亚女士被老罗说服了,李姌都会跟着老罗去东方定居了,她这个只是听说过东方的女人也开始对东方有了期待,这次谈话的结果是安娜莉亚女士和她的几个学生仆人一起经常滞留在老罗的营地,教育培养孩子们识字和礼仪,将来她们也会跟随老罗这个队伍一起去东方。
事情一步步的推进,可惜反应稍快的也只有这些。
唐人营四个规模最大的家族,只有李家人出面了,其余的几家甚至张家的张卢都没有露面,纷纷扰扰的人多是找借口拉近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