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页)
这就好比一个农民给一个农业学的大专家、大教授讲授如何插秧:很简单,插直了,看着差不多就行。教授却不明白怎么叫差不多,因为教授未必有插秧的经验。
又或者一个小学生给数学家出题,叫数学家不能使用方程式去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数学家往往因为自己复杂缜密的思维以及惯用的解析方法反而寻找不到简单的切入口一般。
吴之此刻就是完全明白接天道人所说的原理,但对于吴之来说,那样的原理等级太低,几乎等于是没有原理可以。反而无法感觉劲原凝练的过程。
当然此处的比方并非是说插秧不需要技巧,而是说插秧的科学门槛不如农业学高而已。劲原凝练成‘真元’所需的技巧极高,但吴之向来是轻而易举就能汲取真元的,现在要自己去提炼‘真元’,可不就无所适从吗?
接天道人见吴之一脸惶惑,不知就里,笑道:“不要着急,慢慢体悟,以你的天资不出一个月就该有所小成。”他哪里知道吴之的惶惑,非是不懂,而是不知如何去懂的问题。吴之就像一个生活在现代科技中的人类,跌落到了石器时代,虽然知道钢铁厉害,却不得不去打磨石头,但打磨石头不是他骨子里的东西。
接下来的一个月,吴之开始了最为艰难的修炼。在沁绿山中,吴之的劲原与yīn力不断jīng进,却总似碰到墙壁一般,只有量的增加,却总难有质的飞跃。
接天道人见状心中不由得暗自奇怪,但吴之整rì一言不发,只管自己琢磨,接天道人也没有办法,觉得吴之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
又过了一个月,吴之还是没有丝毫进展。接天道人问道:“吴之,你是不明白我说的话吗?为什么一点成效也没有。要想由真仙境跃升入金仙境,必须积累足够的劲原元力。你好好回忆一下当初是怎么由地仙进阶真仙的?那一丝劲原元力的感觉难道不是开拓了你的经脉吗?难道不正是那样的感觉让你的劲原变得更加jīng纯吗?就是那样的感觉,紧紧抓住那样的感觉,让你的劲原转变成那样的东西!”
吴之听完,心中叫苦不迭,真元进入体内的感觉对自己而言是再正常不过了。自己身体里曾经充盈了那样的力量,那所谓的一丝真元并没让自己感到任何的哪怕一丁点的异样,又如何能对修炼有帮助呢?但这些只有吴之自己明白,吴之也不想解释,依旧一言不发。
又过了一个月,勤学苦练了一辈子的褚云胖子终于进阶金仙境界了。褚云乐得像疯了一样。因为金仙境界是武者与仙人的界限,金仙境界之后,人就可以真的长生不死了,而且力量的提高乃是几何级别的。只有进入了金仙,这个圈子的人才会把你当自己人看。也正是因此,鼎天道人才对自己的师妹那般jǐng惕,因为平天道人的弟子研砚子早已经入了金仙境。
那一rì,褚云走过吴之身边时,趾高气昂,对吴之笑道:“你不是天纵奇材嘛?不过尔尔。”若是以前,吴之一定还以颜sè,但此刻吴之自己丝毫没有提高,他的心思全集中在了如何jīng进之上。进入金仙,对他的意义远比旁人想像的要大得多!
又过了一个月,吴之还是停滞不前,接天道人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暗想:“难道自己看错了吴之。恐怕此人只不过是外秀而已,如今早已经到了自身的极限,怕是没有潜力了。否则如何四个月竟一点进展也没有?”接天道人转念一想:莫不是吴之耍花样。便有意讥讽道:“吴之,两年间你想胜我?我看你是痴人做梦吧。还天纵奇材呢,我看还是褚风比你有天赋。”
吴之历经岁月几千载,什么人没见过,闻言淡淡一笑,竟然分毫也不争辩。接天道人一时看不透吴之,也就作罢了。倒是褚风和褚云,一直想着教训吴之。
这一天,吴之正在用功。山外突然有一些动静。吴之转道前山,放眼一看,喜出望外,竟然是南夜驮着白静茹来了。
接天道人此刻不在山中,沁绿山里只有吴之一人。吴之急忙应将上来:“你怎么来了?”
白静茹一脸绯红:“我寻了将近四个月,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四个月前,吴之被接天道人带走,白静茹便十分不放心,犹豫了几rì,决意来寻吴之。南夜见白静茹对吴之这样有情义,一来有意要成全,二来自己也想念吴之,便偷偷随着白静茹出来了。
白静茹自小生在东海,知道海之大难穷边境。便按照大体的方位,一寸寸的寻找。中间有一次遇到风暴,白静茹体力不支衰落一个海岛,南夜赶紧救了她。随后二人便齐心协力一起寻找沁绿山。整整两个约才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