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看重个人的武学修炼。楚泽远也没有强求他学习家传武功,但要求楚云舒也要学习养生之道,强身健体。
女儿云舞则精擅歌舞,楚泽远也没有不喜,反而宠爱有加。
楚云舒五岁开始就跟着楚泽远修习道家养生之道,按照楚泽远的说法,修习的都是道家静养的功夫,可以增智延寿,楚云舒欣然从命。从此日日修炼,从不中断,至今十余载。楚云舒自己也研读当时的一些道家著作,却发现自己修炼的静养功夫,竟然同内丹修炼方法大同小异。于是,大量研读道家内丹著作,通幽诀、上洞心经丹诀等,甚而周易参同契。终有一日,豁然开朗,知道父亲传授自己的就是道家内丹功法。
楚云舒修练丹功多年,已深受其益,耳聪目明,身轻体健,从无病痛,且深为道家典籍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勤练不辍,却从未认真修习过楚泽远家传的武功招式。身处乱世,尽管楚云舒没有认真修习家传武功招式,但弓马骑射他却娴熟的很,且熟读兵书战策,寄望有朝一日保家卫国。不过天下纷乱,诸国割据,不见明主,有用之身无用武之地。闲暇无事,暗暗在帮中收养的孤儿中挑选了武艺出众,根基上好的三十六名弟子,专门请楚泽远量才施教,指点武艺,并习胡人骑射、机关器械、冶炼、建筑等诸艺,楚云舒则亲自教导诸人兵书战策。训练经年,三十六人亲如手足,配合无间,武功骑射娴熟,且个人都有不同专长,但却无外人知晓。只有帮主楚泽远知道这三十六人的实际能力。
偶有一次,楚云舒向楚泽远问起,这三十六人的能为如何,楚泽远长叹曰,“可惜当年我没有训练出这三十六个人,不然,我既使不能统一天下,也定能割据一方啊。好好用他们吧。”
除了没有学习家传武功之外,帮中事务楚云舒都耳熟能详,十三岁开始接触帮务,从帮中普通业务做起,事无巨细,均能处理妥当。五年的锻炼,楚云舒已经能运筹帷幄,果断处理帮中各类事务,帮内元老也不得不服。出于锻炼楚云舒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能闭关修道,近几年楚泽远逐渐放手帮务,尽量交给楚云舒去做。不过,毕竟楚云舒过于年轻,且无楚泽远当年的威名,部分堂主、各路舵主和长老各行其是,帮规日渐废弛,权力分散。
楚云舒此次入川就与此有关。
临行前,楚云舒就教于楚泽远。楚泽远长叹一声道:“出了这种事情,跟我也有关系,他是巴蜀地区比较有分量的舵主,当年也护卫过我。”顿了顿,接着说道:“也没有其他办法,按照帮规办吧。”
楚云舒默默点头,转身欲离开。“舒儿”,楚泽远的呼唤止住了楚云舒的脚步。“我看你最近步履轻盈,神气内潋,看来静养功夫又有进步了。”楚泽远缓缓道。
“还好,闲来无事就修炼来的。最近是有些进境,已经无需专门入静去修练了,行走坐卧,真气无时不在运转,感觉身体像整个都重新换过了,生机勃勃。看来丹道应该初成了。”楚云舒边回答,边感受着身体内不断变化的真气,气机勃勃,自有一种暖意。
楚泽远身体微微一震,长出一口气道:“舒儿,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看来你已经初步修成了丹道道基,差的只是不断修炼的火候了。”微微一顿,接着道:“你也已经知道了,我传授给你的不仅仅是道家静养之功,实是道家的内丹修练之法。今日实话说与你听,你修练的就是道家的无上丹功乾坤如意诀。”
“乾坤如意诀?难道就是百年前号称‘宇内飞仙’的张瀛凡所著的乾坤如意诀?”楚云舒惊诧地问到。
“正是。”楚泽远答道,“十五年前,我畅游青城山时无意中偶入这位前辈高人的洞府,并有缘得以阅览这部丹经。你从五岁起一直修炼的就是我悟自这部丹经的丹功。我之所以没有要求你修习咱们家传的武功,就是因为这乾坤如意诀号称‘万法之源’,据说修习之人完全不必学习任何武学,随时随地可以创出所需要的功法,应情应景,信手挥洒,无拘无束,而且修炼到练神还虚境界之后,随时可以粉碎虚空,跃登仙界。”
“竟有这么厉害。”楚云舒咂舌道。
“当然,这都是传说。不过,根据我对张瀛凡修真洞府的观察,他应该已经粉碎虚空,脱离凡世了。”楚泽远悠然神往,接着道:“我这些年也一直在修炼着乾坤如意诀,虽然最近日有进境,却远不如你进步之速。想来还是我过于执著于现有的一身功夫,两种功法不易交融。”
“爹,同时修炼两种功法,是否有走火入魔的风险呢?”楚云舒紧张地问道。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