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禄继续说:“到那时候,我大约成了个老乞丐,又脏又臭,说不定还瞎了一只眼,沿路乞讨到听泉居,站在门口拖长声音求告喊叫:老爷奶奶行行好,可怜可怜瞎子吧!……”他学得很像,连天福也笑起来。
天寿却一口接过去:“那工夫我娘就冲出门,照着那个假瞎子的后脖颈儿啪啪啪几巴掌,骂这个没心肝的天禄小鬼头,竟然扮了乞丐来哄师娘!家里有的是银元,还是你小子舍命救人挣来的,我们都记着呢,你不用来试我们!……”
天禄指着天寿,哭笑不得地说:“你看你,你看你!跟你闹着玩儿,你就又扯上这事儿!”
分配那笔酬金,也像确定各自的去向一样,大费周折。从中拿出两千元给封四爷,请他把柳知秋的墓园完工,给他本人另有八百元的酬谢;留给阿嘉叔夫妇五百元,用做看守墓园的酬劳并作为经营果树的本钱;还要给雨香三百元表示谢意。这些都毫无异议。剩下八千四百元,原议是留在家中做共有财产的,可现在都要外出避祸,怎么办?弟兄三人意见分歧就大了。
天福说,不如三人平分。
天寿却说当初救夷人自己没有出力,要平分这笔钱自己决不能要。
天禄坚持留出一多半奉养师娘,一少半三人分了做盘缠。
争来争去,商议了好久,才定下来,每人带三百元盘缠,余下的悄悄埋进师傅卧室的地底下。弟兄们谁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取钱,不必通过其他两人。三年后,师傅的忌日,无论如何大家都得赶回听泉居来重聚。所以天禄又拿三年后的话题寻开心。
弟兄们说笑着,渔村码头遥遥在望。天禄提议坐一会儿歇歇脚,山间小路边的几块石头就成了凳子。天福手拿一把折扇在胸前轻轻摇着,天寿掏手帕沾去面颊和脖子上的汗,顺手用手帕在脸边扇风。天禄看着,不禁笑道:“怪不得人都说师兄浑如一浊世翩翩佳公子,师弟是笑破阳城十万家的绝代佳人。今儿我这么冷眼看过去,真是不假,不假!”
天寿鼻子里哼一声,气鼓鼓地说:“又来了!二师兄真是丑角丑人说丑话!这也真是不假,不假!”
天福倒责怪天寿:“看你,今天就要分手,还跟二师兄斗嘴。天禄唱的就是丑角,可人丑心不丑,自有一股磊落气概,是常人不能及的呀!”
天禄大笑,说:“我是丑,真的。我要是长得有师兄那么高挑儿那么俊气,师弟,你这次说不定就肯跟我走了,对不对?哈哈哈哈!”
天寿气得扯下一把野草,揉碎了朝天禄脸上扔过去,也没止住他的绵绵长笑。
他终于平静下来,擦了擦笑出来的泪水,说:“我也不是什么磊落君子,有的是藏着掖着的事。有一件,我一直没说,可今天我得告诉你们了。”他的笑完全收敛了,眼睛望着远处蓝色的海,静静地说:“三弟又回来了。我见过他。”
天福瞪大了眼睛,不相信地看着天禄。
天寿噌的一下跳起来,说:“什么时候?在哪儿?你怎么不早说?是在广州吗?要不在澳门?……”
天禄苦笑:“师弟你坐下,我既然要说,就会详详细细地告诉你……那是去年六月里的事了……”
那时,天禄搭着一个苏昆班子,在太湖周边的苏州、无锡、宜兴、湖州及杭州、绍兴等大码头辗转演唱。他已经是班子的台柱,在这一带颇有名气了。江浙是文人荟萃之地,也就常有墨客雅士来与名伶相与结交。他们唱到宁波的时候,一位当地财大气粗、又自命风流才子的雅士,慕天禄“江南第一丑”的声望,不仅屈尊来与天禄交结,当听说天禄他们想去普陀朝山进香的时候,竟十分慷慨地为班子提供了一艘能经得住海浪颠簸的大船。
普陀进香,向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烧香跪拜、许愿祈祷,是难得的机会,谁也不肯错过。可万万没想到,当他们拜了菩萨、数了罗汉、游了庙廊、准备回程的时候,英夷的大兵船打来了,几乎是眨眼的工夫便占了舟山岛。与舟山岛一水之隔的普陀山立刻大乱,戏班的船也就随着大量舟山普陀居民逃往乍浦、松江的船,一同北上了。这艘大船原本很少在大洋航行,很快就迷失了方向,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漂来漂去好几天,惟一的希望是能遇上过路船的援救。
他们等到的,竟是一艘英夷的大兵船!
大兵船立刻放下两只舢板划过来,二十来个带枪拿刀的夷兵上了戏班的船。领头的夷兵脸膛粉红,鼻子通红,头发和胡子火红,浓眉下一双深凹的小眼睛却像狼一样闪着绿光,只这一副模样就把戏班子里没见过夷人的孩子吓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