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第2/4 页)
,因此这些人就流落到马来半岛,尤其是新加坡为最。
很快,这部分人在因为种种原因故态复荫,在马来半岛开始找华人的麻烦。英国殖民当局认为首先是社会结构和这些人地就业问题引发了不满。因此在初期尽量地安排这些人到半岛上的种植园工作,不过为数众多的无业人员是殖民当局无法妥善安排的,英国人开始因为当初莽撞的大方决定而后悔了。荷兰人都明智地决定不要这些人。而英国则抱着自己的文明世界地代表,是世界头等大国地心态接纳了麻烦。到了1916年“月,骚乱逐渐形成。而当地华人为了在骚乱中自保。一方面自行武装起来(青龙会)。一方面与骚乱者谈判达成了默契,最后,在暹罗、缅甸、安南的独立风潮影响下,骚乱变成了要求马来半岛自治的动乱。到了1917年的四月,新加坡和马来半岛上时常响起激烈的枪声。独立者和殖民者在城市外围开始交火。而殖民者因为陷入欧洲大战的关系,无法抽调足够地兵力来消灭独立军,却只能看着独立军壮大起来,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龙剑铭从舰尾回到了舰桥司令室,心里却在估算着在目前的形势下,英国会于何时主动撤出中南半岛,这里的殖民地现在不能为英国的战争提供资源,相反地,还在严重牵制着大英帝国的投入战争,还在用逐渐变大的独立战斗威胁着殖民当局的存在。
英国人不明白亚洲发生的这些事情的幕后原因吗?不可能。傻子都明白。至少英国人能够猜到中南半岛上地独立风潮跟中国有关。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掌握到确切地证据。独立者用的武器是德制毛瑟,独立军地组织方式也近似于德军。一切的表面现象都是在证明,这些问题是德国煽动起来地。成熟的政治家不会相信表面现象。他们愿意深入地分析这些地区对中国来说的重要性。在“亚洲是亚州人的亚州”口号下,在中国参战前协约国答应在中国周边地区不得增兵的前提下。做咋。人情把这些殖民地换成对德国在非洲殖民地的控制。这对于英国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当然,英国人不敢在这个时候就中南半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状态发表官方的意见,因为这势必波及了同样在独立思潮主宰下的英属印度!
印度的问题和中南半岛上所谓的印度支那问题不一样。英国国王头上戴着的是印度皇帝的皇冠,这个头衔圆满地戴上去后要摘下来就很痛心、很困难了。
印度,面前已经在军事事实上分裂成了两部分,印度河西岸穆斯林为主地区被武装良好的拉吉姆团控制着,装备中国枪械的拉吉姆团显然跟中东地区的“泛伊斯兰联盟”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印总督俺士答惊骇地发现,自己手里的殖民地军队竟然不是拉吉姆团的对手,从1915年下半年开始就在印度河西岸节节败退,到1916年6月库特阿马拉战役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大量殖民地军队的印度士兵逃回他们的老家——印度河西岸,其中绝大部分很快就加入拉吉姆的军队,开始与英军对抗。这么一来,英印殖民地军里不再有穆斯林,只剩下印度教徒和不爱打仗的婆罗门教徒。这就造成了一个既成的事实——英国人在利用印度的印度教徒打穆斯林!
包括英控埃及在内的穆斯林地区纷纷组织了志愿军,就好象当初援助土耳其抗击意大利人一样来到印度河西岸参加拉吉姆的军队,大大增强了拉吉姆在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了拉吉姆团的战争实力。到1917年三月,拉吉姆已经拥有了一支24万人的军队。一个新的穆斯林国家事实上已经出现。
对此!英国人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把在两河流域作战的莫德爵士将军的部队大量地抽调回印度。
实际上这又造成了新的问题。
这些军队目睹了中国军队的胜利,也目睹了巴格达和库特阿马拉英军的惨败,要知道,在这些惨败中牺牲的都是印度人!因此这些殖民地军人一回到印度就受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要么逃避兵役回到家乡参加独立活动,把本来就高涨的独立运动推向了高峪;要么就在殖民地军队中与独立者互通消息,甚至充当拉吉姆的探子。让英属印度殖民地军完全陷入瘫痪地境地。
英印总督俺士答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三番五次地要求伦敦派遣军队或者是新的总督。可是,当中国远征军在欧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英国政府连询问中国政府对其“抽调兵力恢复印度秩序”的意见的兴趣都没有。何况,英国政府是答应了中国政府在战时不能向中国周边地区增兵地!谁都能理解中国人地心理,这个10多年前还四面楚歌受尽屈辱的国家派出国防军到欧洲作战。就绝对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